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分析 杭淼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杭淼
[导读]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路基稳定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徽展路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路基稳定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裂缝问题、沉降问题、冬季冻害问题、沙尘天气的沙害问题等是非常常见的,而这些问题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对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进行分析之前,必须要对路基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应用稳定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稳定路基技术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大国,这对于公路的承载能力来说是一个更高的挑战。公路承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路基,路基的施工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公路施工建设部门也将路基质量视为重中之重。
        1公路路基高边坡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国内运输行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公路作为运输行业的主要交通通道,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公路工程中,做好路基施工的技术控制以及质量管理工作,能解决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交通工程施工质量,为公路工程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向西部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得到充分发展,例如近些年建设的青藏公路、川藏公路等都是国家公路的里程碑式建设。但是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时,常常会受到地域的土质结构、地理环境及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路基高边坡出现许多问题。如果路基高边坡防护得不到重视,在技术上得不到改善优化,很容易埋下风险隐患,在日后交通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对地区风土环境也带来不小的危害。在施工方案选择上,仔细比对其他方案,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外在因素,采用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进行路基高边坡防护工作。可以通过扩大公路两边绿植的种植面积,增加路基高边坡安全性,建设生态公路与人文公路,既美化公路形象,又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所以,需要对路基高边坡防护问题加以重视,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不断完善、优化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增加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安全性。通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运输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公路建设方面。由于火车、高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对于偏远地域无法实现两地连接,而公路建设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打开封闭局面,实现两地交通运输。建设高质量的公路路基高边坡,对国内的运输行业有着深远意义。公路路基高边坡的防护工作不仅弥补了国内在公路建设方面技术水平的不足,而且推动了国家公路建设的高效发展,使公路交通更具安全性、稳定性,交通建设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2目前公路路基当前分析
        2.1潜在的裂缝
        在初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的宽度不符合要求。二次开挖就在施工后期必不可少,重则会在后期出现严重的下沉情况,时间长了就会在路面形成各种各样的裂缝,易造成社会恐慌,影响公共交通安全。归其原因,是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安全要求执行,进行二次开挖,从而造成恶劣后果。同时清理工作做不到尽善尽美,也会容易出现以上提过的这种情况。
        2.2沉降问题
        ①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与其他部分的衔接没有处理得当,所应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所以导致填土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地压实,这样后期的碾压工作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整个路基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当出现高强度、高负荷的车辆驶入路面时,路基沉降出现。②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土处理不到位,没有给路基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自然沉降。如果路基自然沉降的效果不高,在没有充分稳定之下就开展了路面施工工作,在路面投入使用之后必然会出现整体性的沉降问题。③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没有对含水量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也没有应用相应的水分吸附材料,导致路基内的水分含量过多,给后期的压实、碾压等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进而产生沉降的问题。


        2.3路基完整度不足
        路基完整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路面下沉、断裂等几个方面,多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为追赶施工进度,出现施工质量把控不严状况,导致公路在后期运营中,很容易因为车辆荷载或自然降水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路面断裂等问题;②材料质量审查不严,所使用材料没有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保障;③路面后期养护不到位,在雨雪天容易产生裂缝,造成裂缝部位积水,若没有实施妥善处理,积水会直接渗透到下层,影响路基性能,从而引发塌陷或断裂等问题。
        3提高公路工程中路基稳定性的施工技术
        3.1公路路基挖方施工技术
        路基挖方需要注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地方,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挖方时还需要专门的设计师,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当地地质环境进行考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考察主要方面是土层结构、土壤性质、地面平整度等,选择合适的挖采方式。通常来说,平整地段应该采用全面开挖;地形陡峭或者与山地相邻,应当采用纵向台阶开挖;坡度较大的地方可采用分层开挖。
        3.2支挡
        支挡是路基边坡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比如抗滑挡土墙,其一般应用在中小型的边坡滑坡地域,通过抗滑防土墙和片石垛等防范措施,对边坡进行支挡防护加固,增加结构稳定性。重力式挡土墙在支挡防治措施中较为常见。在治理大型滑坡时,要结合周围环境及地理条件采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针对性地对边坡问题进行防治,比如采用预应力锚杆、锚定板挡土墙、锚索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等有效措施。
        3.3排水技术
        (1)路面排水工作。主要指的是路面沉积的降水要进行及时地排除,避免积水从路面渗入到地基当中去,影响到地基的稳定性。而且对路面进行及时地排水,能够避免对路基的边坡进行冲刷。路面排水工作通常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①集中性的排水处理,利用混凝土预制块在硬肩的外侧区域内设置出拦水带,并使拦水带与硬路肩之间构建起一个三角形的排水槽,然后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口,将路面上的水排泄出去。②分散性的排水处理方式,此种方式多被应用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进行排水处理,因为绿洲地带植物和草的生长很可能会阻挡泄水口的排水问题,所以可以采取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加沟坡倾斜度的方法进行排水。(2)地面排水工作。包括对边沟、截水沟、地面排水管等的处理。在排水处理方面也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要求排水处理的基础上还要做好铺砌工作。在当前的工程中多会应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方式进行铺砌防护处理。(3)地下排水工作。地下排水工作的开展采取的仍然是暗沟、渗井、盲沟等方式,主要是就是通过渗透力将水排放出去。如果地基下方水量过大,则需要利用装有渗透管的渗沟进行排水。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路基经常会出现裂缝、沉降、冻害等问题,直接地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必须要对稳定路基技术进行充分地分析与科学地应用,在施工前对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周围的环境情况、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仔细地勘察,然后从填土与夯实、排水处理、防护处理方面入手,保证路基施工的稳定性,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振.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施工技术分析[C]//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2]胡俊仙.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J].建材与装饰,2020(1):273-274.
        [3]杜新艳,尹洋.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9(33):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