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20419860719XXXX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从当前建筑业经济发展水平看,应重点对经济预算成本及管控体系进行管理,以完善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相关建设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作用入手,并分别就如何加强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
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基本理论
1.1 重要性分析
以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管控为前提,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数据进行核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经济收益,同时能够提高工程经济核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因此,从工程经济收益的角度看,需要建立精确化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预算和成本偏高的现象,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后续工程经济控制工作流程,以防由于工程经济成本过高导致的停工或者盈利水平过高的现象发生。与实际的工程经济收益相比,工程预算和成本管理不到位,不仅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经济预算与成本数据审核不精确,或者预算偏差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成本与预算管控过程,以提高工程经济审核工作,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企业经济收益的平衡发展。
1.2 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经济预算成本,以确定预算成本的标准参数为主,充分结合成本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技术等,从而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作用放大化处理。其次,要充分结合施工企业的相关工程经济管理流程,对预算和成本管控的方法、方案等进行充分解析,从施工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及设备的合理选择等方面,提升企业经济发展。再次,要充分依据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以加强经济性和强制性为主,为实现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精确化、精准化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在建筑工程经济成本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工程预算管理,实现项目整体成本的优化,并不断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
2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原则
2.1 贯穿性原则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招投标阶段、准备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始终要开展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都会对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工程造价处于失控状态。因此,在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坚持贯穿性原则,就所有经济活动展开全面控制。
2.2 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经济预算,还是成本控制,都具有丰富内涵,与资产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监管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进行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始终坚持综合性原则,从全局视角对这两项工作产生新的认识,并增强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使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加科学化,促进工程效益提升。
2.3 全面参与原则
在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发挥积极作用。为保证其实施效果,建筑企业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要明确预算目标与成本控制目标,使这两项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3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质量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施工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要加强施工前的经济预算,同时要以实际的管理工作为前提,以经济预算成本和高效的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结合现场管理标准,构建基于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经济预算管控措施,实现预算管理机构及工程承包方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应用,以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范围与各个职能管控部门相互联系,不断适应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体系,为明确建筑工程管理规范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2 提升动态管理意识
通过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动态管理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项目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提升工作人员动态管理意识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与成本管理能力,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方法等。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并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促使每位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与技巧。(2)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要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分析项目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各项施工工作进行调整与完善,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将动态管理融入各环节的工作中。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动态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对项目管理工作以及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将成本管理以及项目管理作为重点与关键。
3.3加强成本预测
在建筑项目进入施工前,施工企业要开展成本预测工作,主要预测投标企业成本,施工中需要消耗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同时还要考虑行政管理成本、施工中发生变化与风险成本。此外,根据成本信息,施工企业要合理估计未来成本水平及增长趋势。所以,施工企业在施工前,要做好成本预测工作,保证预测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认真研究设计图纸、投标文件以及施工合同等文件,找准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但要避免盲目,保持预见性,从而控制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
3.4建立明确的责权分配制度
就建筑企业而言,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权责分配制度,对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要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阶段和细节进行分析。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应该问责第一责任人,予以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要将工作人员的业绩和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紧密的联系,制定标准化的业绩考核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效果和质量能够完全满足规划设计的实际要求。
3.5强化施工钱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建筑企业在正式施工建设之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对经济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一个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之中。此外,应该与当前施工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标准的监管工作体系,造价和预算部门、承包单位等共同努力,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了解施工过程当中各单位和部门所应履行的义务,密切配合各个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策略。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控与成本管理之间关系紧密,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考,同时也能为健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发挥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管控工作方案制定的重要性,构建权责合理分配机制,在加强成本管控的基础上,促进和推动施工技术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冰.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12-213.
[2]温宝林.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9):112-113.
[3]唐娆.研究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2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