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环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这些年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逐渐在加重,并且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为了更好避免水土出现流失,确保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缓解水土所受到的损害,并且为生态施工提供更好的基础,为能够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避免水土流失,首先要对其中重要原因进行了解,并且要从根本上将问题进行解决。构建生态文明、缓和水土流失物种之间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改善、防治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以及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提供很好的环境,为达到长远发展,构建友好型社会环境。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探究
引 言: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水土保持工作提高重视,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并且不同地区的严重情况不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尽快展开治理工作,并且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一旦水土流失问题得不到遏制,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并且使得土壤被破坏,最终将影响农作物生长。除此之外,如果此问题得不到遏制,那么还可能导致河流堆积泥沙过多从而出现拥堵或者是堵塞,如果情况严重,那么还可能会出现河床抬升水位上涨的问题。
1.水土保持工作常见施工技术措施
1.1坡面治理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相关人员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理措施就是坡面治理技术。此技术包含的内容较多,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例如,当施工地是山区或者是丘陵的话,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梯田工程技术,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如果施工地周围有旱井,那么施工人员就可以采用蓄水工程技术,因为旱井可以起到积蓄雨水或者是雪水的作用,井中的水源将是周围居民的灌溉用水或者是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此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还能确保居民用水顺利。另一种施工技术是山坡截流技术,此技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拦截水流,从而减少其冲击力,这样一来便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在使用此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等高线的走向。
1.2沟顶防护技术的应用
沟顶防护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此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河道内水流带来的冲击,因为一旦冲击力过大就会导致沟岸向外扩展,这样一来就会对周围的农作物或者是道路通行造成不良影响。在应用此防护技术时,工作人员可以选用蓄水式或者是泄水式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选择。采用蓄水式的方式就要求工作人员修建一个阻拦水流的沟埂,这样一来就能够起到一定的拦截作用,同时还能将这一部分水用于农田浇灌。但蓄水式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地区,工作人员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十分谨慎。
1.3采用微灌溉或滴灌技术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还需做好防止水土流失工作,一边加强建设一边严防死守,坚决抵制加剧水土流失行为的发生。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需制定一套完善的预防和治理制度,依靠强有力的规定制约施工人员行为,形成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依托个人利益来刺激相关人员的自律自觉性,提高其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可采用微灌溉或滴灌技术来取代传统基层农田生产中的大规模全面覆盖的灌溉模式,做好防治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对于长期干旱少雨的地区,为防止土质风化沙化,需采取必要的植树培林措施进行固土防沙;对较易出现强降雨或山洪等气质灾害的地区,相关施工人员需科学分析,调整工作理念,加强防治力度,尽可能提高地表径流面积,合理规划水域流经路径,减少极端天气或灾害对基层农田的影响。
2.水土保持工作常见问题
2.1水土保持意识较差
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只把焦点集中在了经济效益上,所以忽视了其他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于相关单位的疏于管理,所以一些企业开始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借以获得经济利益。例如,一些商人为了获取木材就开始大规模的滥砍滥伐,导致植被数量日渐减少。正是由于植被覆盖率达不到要求,所以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出现从而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2.2相关投入有待增加
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被逐渐提上日程,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扶持此项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工作情况而言,国家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有待继续增加。尤其是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极为严重,所以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不断追加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够实现治理目标。目前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不足以及技术不完善。我国有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治理环境,所以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无法被解决并且日渐严重,这就导致治理难度不断增加。
3.优化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措施
3.1从规划设计工作入手进行改进
在开展治理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对当地展开细致的实地调查,从而预估出当地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想保证治理工作有效,就需要相关人员从规划设计工作入手,在正式动工之前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会忽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在开展治理工作前,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因此对当地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甚了解,这样一来就导致治理工作没有针对目标。盲目的进行治理工作,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长此以往会导致生态问题日渐严重,从而到达不可遏制的地步。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对规划设计工作提高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3.2从施工工作入手进行严控
施工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会对最终的治理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问题的严重程度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技术。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建造水土保持林,在种植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植物的密度并且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的植物。由于一些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所以土质很差,因此无法给植物提供足够的养料或者是水分,因此就需要相关人员选择耐旱的并且易存活的植物。总而言之,要想保证治理效果,就需要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
3.3从工程管理工作入手进行调整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对治理效果
有很大的影响,不论是施工期间还是规划设计期间,都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监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问题的严重程度、治理效果以及治理面积进行详细了解。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治理方案展开研究,如果发现有不合理之处,就需要督促相关人员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治理效果符合最终要求。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对水土问题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治理工作不存在疏忽。监理人员需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治理工作,一旦发现其存在不合规范的行为,就应当及时制止。
3.4制定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施工的相关制度
对于制度的构建,有关人员要从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对施工环境的地形特点进行考虑,解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制定具体的修复体系,保证水土保持和水生态施工的顺利开展,提升水土保持和水生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恢复过程中,管理者也要构建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使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水土保持和水生态恢复建设中,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要鼓励职工在开展水生态施工工作时创新修复模式,实现水生态施工模式的现代化发展,确保恢复建设工作更加合理。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所以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一直被强调。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了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限制,导致此项工作的效果与进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日后治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且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决当前问题,从而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芝玲.水土保持对生态施工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J].吉林农业,2019(20).
[2]贾志峰.水土保持对生态施工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J].地产,2019(15).
[3]邓策,邓荣.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分析[J].区域治理,2018,000(021):51.
[4]杨峰.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002(005):P.82-83.
[5]陈巧云,袁华光,章龙飞,等.生态施工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