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对传统现浇建筑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两者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成本投入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从成本切入,对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所需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施工图预算当中的差异所在,进而指出了影响这两种建造形式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所在,这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成本开支;比较分析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各个层面的发展潜力也有了很大释放,这一点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上表现较为深刻。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的城市当中,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相当广泛,多种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大量涌现。但从现阶段来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虽然我国很多地区予以财政奖励及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的成本比较分析仍是相关企业以及科研人员需要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致使装配式建筑造价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1案例情况介绍
以唐山市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装配式的建造形式,其实际建筑面积约为3.2万平米,地上三层,屋面为刚性防水。其中,主体建筑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下文以主体建筑为分析对象,详细研判了其中各项造价的内容,对如何有效的进行造价成本开支管控进行了探讨。
2工程造价分析
为了对造价进行更好比对,假设建筑工程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实际的质量要求也完全相同,建筑工程分别选择了装配式与传统现浇两种建造形式,以此来对两者的施工图预算造价进行全面比对分析。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相关计算得出,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建设上,其每平方米的造价比传统现浇建筑大约要高出600元。虽然在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等分项工程中装配式建筑较现浇建筑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土建工程上,装配式这种建造形式具有明显的劣势。和传统现浇建筑相对比,装配式建筑在进行PC构件加工及安装等环节上,因为其施工工艺导致出现了一定的运输、工人安装等费用,这一点使整体的造价开支超过了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1]。为此,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应当从PC构件的制作、运输、现场安装等关键环节出发,着力研究、解决这道难题。
3新形势下推动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的基本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的差异,主要集中在PC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当中,装配式建筑要较现浇建筑取得价格优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
3.1对于企业而言
在最初的pc构件设计阶段,需要对构件从设计上进行全方位优化,这样可以让构件反复多次进行使用,也可提高生产制造效率,而且这样也不再需要对现场的模板进行重复调整,而是多次直接应用到构件制作当中,模具的种类可以降到最少,对周转次数也可以减少,整个过程的成本开支可以得到全面缩减[2]。在构件运输过程中,可将PC构件进行编号,不仅有助于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需要与施工单位进行联络,在对PC构件进行堆放的时候,需要按照吊装顺序进行,确保与吊装相衔接。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具体费用需要以塔吊及人工费等为主,可以通过优化分段流水施工方法,实现多工序同时进行,这样不仅使整个安装环节更加顺畅,而且提升了安装速度以及施工效率,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成本[3]。
3.2对于行业而言
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从构件的最初设计到制作再到运输直至最后的安装,都需要突出流水化作业,这样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有效衔接,这对于解决当前构件制作、运输等环节多、流程复杂等引起的成本管控问题具有深远地影响。
结束语
装配式是一种先进的建造形式,虽然生产速度较快,但是因受制于经济、技术、规模等因素导致相应费用增加,使其推广速度较为缓慢。本文以实际案例为例,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的成本开支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进而对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索,这对于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俊玲.探析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过高的原因[J].建筑与预算,2020(06):8-8.
[2]向明,田志刚,葛昕权.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248-249.
[3]王佳琪.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分析与控制[J].江西建材,2020(05):195-196+198.
作者简介:刘阳(1998.10—),男,河北唐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