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GIS技术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吴晨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吴晨晨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GIS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身份证号码:34262319910802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GIS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IS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也让此项工作的质量获得了充分的保障。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GIS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构成元素,越来越多的工程都开始积极应用该先进技术来提升相关数据的精准度。文章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GIS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的作用,旨在对这种崭新的技术进行推广,鼓励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积极应用该技术,以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GIS技术;工程测量;功能模块
        引言
        工程测量作业在实施中,因地质环境以及测绘环境的差异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作业周期长,重复测量频繁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工程测量的效率,制约了工程测量的发展,同时也对项目工程进度推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选用合理的测量技术进行工程测量作业,有效提升工程测量质量,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1GIS技术
        GIS技术的全称是地理信息系统,该种技术是当前各个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测绘技术,融合了多种现代化技术,例如,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有效保障了在工程测量中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可视化优势,能够实现对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与管理的一体化。从GI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来看,该种技术不仅实现了数据向图形的转化,还能够对各种的测绘数据加以修改与编辑。GIS技术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流程:在系统内输入相应的数据;对输入数据加以存储、编辑与处理;处理后数据的输出。近年来,在工程测绘领域,GIS技术的优势凸显,首先,GIS技术的直接应用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地理数据与信息;其次,GIS技术还可以与其他的技术加以结合,提升工程测绘的质量,例如,GIS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化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等新型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在测绘工作中能够实现数据信息整合、网络数据分析、动态追踪等,推动了工程测绘的现代化发展。
        2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效用
        2.1GIS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各项数据
        测量工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测量,才能够促进各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测量数据信息越精确,工程的完成质量也就越好。而GIS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全方面的加工和整理,将复杂的数据分门别类地加以管理,并将其储存在固定的系统文件夹中。在传统的数据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但是这种记录数据的方式是不够可靠的,笔记本的材质容易破损,其中的数据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丢失。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翻阅笔记本查找某项数据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各项工程的效率会因此降低。但是GIS技术能够将所有的数据储存在电脑的硬盘中,寻找数据信息的时候也会十分便捷。测量数据会反复被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GIS技术系统中具有跨速查找某项数据的功能,工作人员仅需要通过搜索一些关键词便能够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不仅如此,GIS技术还能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因意外事件造成的数据丢失。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工作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因此获得显著的提升。
        2.2测绘制图
        工程测量作业最终目的是为工程项目提供基础的设计依据,确保工程设计中应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利用GIS手段进行现代测绘制图是工程测量以及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传统工程测量作业主要通过人工测绘的方式进行作业,实际作业中存在误差率大、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图纸管理困难现象。

通过现代GIS技术则可以通过项目前期的设置,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自动化逻辑计算,最终输出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使用的电子图件,有利于用作成果交付与资料共享,同时,对资料管理和档案归档管理均能大幅度提升。
        2.3数据转换
        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中,还包含了数据转换环节,由于所收集的各类数据格式不统一,为实现各种数据的统一管理,必须要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只有在建立了CORELDRAW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可靠转换。数据转换主要包含了以下2个方面的内容。1)直接转换,由于软件中本身自带了VBA转换编写程序,利用此程序能够直接进行相应数据的转换,相关人员只要详细掌握了各种的应用数据类型与结构,就可以直接根据编程程序的修改与执行来实现数据转换的目的。2)中位数据方位。DWG与DXF的中间数据格式,使得在相应的中间数据平台上能够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经由转换处理的数据最终会形成MIF类型的数据文件。
        2.4远程控制
        工程测量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的差异性,测量人员无法靠近工程测量区域,因此,在借助现代GIS技术进行工程测量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操控无人机,结合GIS技术内置地图,进行区域的工程测量作业,有效地提升了测量作业效率,同时,对于测量中的误差率校准以及人员设备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既提升了外业作业的安全性,也使得工程测量外业更灵活、更便捷。
        3技术发展趋势
        在未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中,其主要趋势有∶第一,智能机器人。在现今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中,也需要进行较多的野外测绘工作。通过GPS、RS以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即能够在代替人工的方式对指定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在采集获得数据后,将其自动的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当中进行分析与处理。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具体工程测量工作当中的危险系数进行有效地降低,保障人员安全,且对于工程测量效率来说也具有十分积极地提升效果;第二,GIS知识库系统。在GIS知识库系统建立的应用下,即能够有效整合同工程相关领域数据,包括有人体科学、气候信息以及水文信息等,在以此对工程测量准确性、科学性进行提升的基础上便于人员进行工作决策;第三,“3R”测量系统。在整合RS、GPS以及RTX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对新的地理信息测量系统进行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测量工程数据。在此过程中,GPS技术在应用中能够有效地监测地面,有效的测绘环境恶劣区域,对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提升。RS技术方面,即通过光学理论、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采集数据信息,具有较广的覆盖面积,在获取的数据信息方面也具有精准与全面的特点。RTX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则能够对比参照坐标点,通过卫星对基准值与流动站进行监测,及时更新相关的数据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从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内容方面分析,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为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提升、测量安全性保障、测量成本控制、测量可靠性提升及测量效率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地提升GIS技术应用效果,相关单位还应从加强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控制、软件及硬件维护以及规范操作程序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闵启忠.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11-112.
        [2]胡世云.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77.
        [3]王璐.现代GI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273+275.
        [4]苏祖晖.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8):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