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开垦征地事务中心 天津 301500
摘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利用,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可提升城市对于各类环境变化情况的应对能力。因此,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原则
引言
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用水的压力剧增,原有的生态调控模式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老式的管网设施难以承载现有给水排水的需求,城市内涝频发、水源安全、黑臭水体污染等问题极大地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化。现代城市路面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硬化路面,遭遇强降雨时,雨水地表径流量急剧增长,极易发生城市内涝。构建低影响、可持续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才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雨水调控作为水循环的重要因素,必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探索海绵城市的先进技术,构建新型雨洪管理模式,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重点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饮用水水源、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确保社会水循环能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属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时,应将生态环保放在第一位。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在不断扩大,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雨季大量雨水排放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所以城市化建设的前提就是修建适当的排水设施,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相互结合将城市内的积水有效地排出,使城市在收集雨水和净化雨水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应用海绵城市理论,雨水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海绵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能使积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过程更协调,相互发挥作用促进水循环。
2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原则
2.1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每一个海绵城市都是有着它自身的独特性能,以及区域可能会即将去面临一些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啊,以及一些各式各样的优势条件下也有着他们不相同。但是在海绵城市理论中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能够有效的去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其所在的城市区域的特点也是有效的,针对性去采取任何一个措施进行建设工作。
2.2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城市是居民在一定地理区域、气候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中所规划建设的可进行工作、生活的空间,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不同,对于水资源规划的要求也有一定区别。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通过对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可保证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性。
2.3经济原则
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联系城市的经济水平,避免过分追求高科技而忽视城市的实际经济水平。并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严格控制建设费用,以保证规划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式
3.1道路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道路工程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保证道路规划建设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采用路面渗透以及道路绿化设计方式,提升城市道路对于水资源的储存能力。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对于道路绿化带,可采用下凹式设计方式,提升绿化带对于雨水资源的截留能力以及下渗能力,保证地下水位合理性。另外,通过应用海绵城市规划理念,还能够提升道路工程清洁率,避免雨水长时间停留在路面,进而对路面质量造成损害。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如果水源水质不达标,或者有污染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规划措施,将水排出至污水管道,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提升路面下渗能力,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路面施工材料,建设透水率较高的路面结构,促进雨水入渗。
3.2水系湿地计划
在我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属于河流的河流,湿地的城市的电话有效地去合理规划城市的生态环境气候等这些主要因素。气候来说是有着非常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在城市的实际排水情况下来去计划可以取一下措施来说;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合理的去规划和限制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去选择一个合理合法的方法去区分,分别用黄线和绿线去做代表,然后把这个城市的天然海绵理念去坚持完善它良好的洪水调节能力。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去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要去选择清理泥流和土建生态的建设去铺上石头和砖。还有水生植物的自然修复和自然生态的栽培。第三个方法就是说有效地去加强生态走廊规划,比如说像运河,河流和植物等这些生态,并且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生态走廊规划加强版海门构成的生态系统,最后也是方便利用洪水来收集和使用。
3.3绿地广场
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规划城市的绿地、公园,使其不再仅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发挥储存和净化城市雨水的功能,从而为城市的排水、防涝等基本功能发挥作用。一般活动空间较大的是城市广场,应在广场上设置透水地面,广场下空间可作为城市雨水储存装置,实现就近绿化浇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绿地广场区域的建设更为重要,需要确保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40%。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合理地设计分区空间,并且对城市平地、广场等绿地进行充分的开发建设,从而有助于城市雨水径流的净化工作。
3.4建立完善的水系及绿地系统
建立城市水系生态与景观联系,将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系统之中,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形成绿脉相连的城市总体景观风貌特色。在城市水系与绿地之间,由公共绿环与绿色廊道相互联通,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脉,建设与道路、河道水系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廊道,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连续的绿色景观生态休闲走廊。
3.5地块内部的规划
地块内规划是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最极为关键的内容。甚至在进行有效的相关地块规划时,我们必须先以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为基础,去使用更有效的科学合理来去安排所有能用的地去规划。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我国海绵城市在生态环境一样可以保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这些所有的建设在我国海绵城市过程中来说,是必须要先认可科学合理的规划去使用每一块土地来建设作用。所以才能够发挥出我国所用的每一块地都是用做一件事城市生态环境过程的积极作用,从而去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行顺利。
结束语
海绵城市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念,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当前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与环境间的冲突也在逐步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规划建设海绵城市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建设能力,构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李淑玲.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91-92.
[2]廖孝伟,寸代杰,王芳.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205-206.
[3]王燕霞.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