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盛石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转向城市住房建设的要求,混凝土建筑的主要建筑住房建设项目类型的当前阶段,强劲的性能和经济优势,深化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装饰、环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广泛。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装饰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自身所具备的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装饰混凝土因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实用性,在饰面项目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具体应用中,装饰混凝土不仅可加强建筑的强度、刚度,且还因丰富的色彩文理对建筑外观进行艺术化塑造,使其美观性得以提升,这对建筑的审美价值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而在装饰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是施工中的关键点,直接决定着装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高低,故有关人员需注重对提升装饰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途径的研究,确保模板工程质量。
1装饰混凝土工程中模板选择与施工设计
1.1模板施工中的主要选材
现阶段,混凝土房屋建设项目中常见的模板类型是木胶合板,模板的搭设与拆除较为便捷,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差、错边等问题,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胶合板的吸水量存在差异,饰面颜色不均匀,对建筑美观性、装饰性的效果下降。为有效控制色差问题,施工人员应实现进行内部防水加工,通过涂抹防水材料、填充吸水材料等方式,控制吸水率差异问题;二是在胶合板的长期运输施工中,胶合板的厚度会发生变化,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建筑所在地质的运动影响。胶合板长期受外界影响,容易出现磨损问题,导致错边,对后期建设与使用工程有着不利影响。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施工前对胶合板进行检查,筛选出错边的胶合板修补处理,通过半开孔施工,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1.2模板施工的整体设计
(1)模板施工体系规划。在建筑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房屋工程的技术应用、材料选择、建设结构、工程成本等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保证工程的有序推进。模板施工作为装饰混凝土建设工程的重要技术控制环节,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施工体系进行规划。首先,为减少面板间的接缝数量,提升模板整体稳定性,延长使用周期,应尽量选择大面积的模板;其次,在制作模板的过程中,依照具体的尺寸、类型、质量等要求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板材使用的质量;第三,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基础上,对于接缝处更好的连接,可以在模板的连螺栓的选择中采用承压螺栓,同时,也可以使用硅胶进行加固,确保模板强度。(2)模板施工构造规划。作为装饰混凝土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模板的构造应结合建筑整体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规划。框架柱的模板应保证平滑、方正。在设计阶段,应合理设计利用模板,对模板、龙骨进行贴缝处理的流程,确保框架的稳定性与密闭性。同时,在墙体模板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大尺寸的板块,避免出现应力变形问题。框架梁模板中梁模板采用柱角的重合企口法,梁底起拱与背楞选用通长方木,用穿腹螺栓进行对拉。进行模板装设的过程中,梁底起拱调整时,在后面装设一块模板,采用钢筋进行固定后,放置下一块模板,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模板的封闭性,进行校正。
2装饰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工艺应用流程
2.1模板接缝施工工艺
在模板接缝施工中存在着模板会因温度变故而发生板间应力变形和应力不集中,板缝渗漏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拼接处涂刷连接性比较强的硅胶,在梁与墙的交接模板处,在墙与柱的交接模板处,可以使用橡胶条、钢丝等材料束紧。然后将续接板条固定在模板上。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续接板条下边缘成45°角时会对排除混凝土内气泡起到明显作用,可使混凝土更加的密实。
另外,还能使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导致的缝隙平滑、相互对称、美观。关于混凝土浇筑的标高可用板条上边缘控制,浇筑时要时刻注意标高,不能逾越。在其中,接缝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接缝处发生渗水时,接缝可以使渗水向外流出。值得注意的是,当混凝土模板、定位板条续接板条相互作用留下的凹槽逐渐形成时,会产生一些斜裂缝,极易发生漏浆现象。解决方法是用硅胶粘缝空隙。在此后的检查工作中,可通过用手电筒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直射,如有漏光现象,则出现问题,无漏光现状,则为合格。
2.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定位控制线→砂浆找平→安装角模→安装内墙模板→安装对拉螺栓→调整模板垂直度→加固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模板清理→刷涂脱模剂→二次施工。用螺栓将模板进行固定,一般采用承压螺栓连接;将螺栓模板固定在水平定位板条上后,对其进行孔位水平检查,无误后拧上螺栓加堵头并压紧。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模板稳定性进一步加固,主要加固方法是在内侧面加斜支撑,两端分别在固定板、楼地面上;可以设立多道支撑,防止支撑的密度过高,确保支撑间距充足,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受力的均匀性;同时,为了防止水泥浆的渗漏,应保持混凝土地面的平整,因为水平起伏较大的地面会造成模板与地面受力不均,进而形成高低错落的间隙,这些间隙极易导致水泥浆渗漏。一旦发生这种失误,先确定间隙大小,若间隙较小,可以用木板条与硅胶进行修补;若间隙较大,需及时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确保施工整体进度与质量。
2.3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安装好并确认无误后,可以进行浇筑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模板里外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产生影响;混凝土浇筑通常是从底部开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从底部第一层开始逐层浇筑,当浇筑完一层后需要振捣压实后才能进入下一层。振捣作业中需从中间部位开始逐渐向四周扩散,以确保振捣的均匀性与工艺水准;在振捣结束时,振捣棒必须速度均匀、方向垂直的拔出,这种做法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混凝土中的空气。在进行墙柱浇筑的作业时,需要注意水泥热化很极易对墙体造成开裂与脱皮,针对这一问题需先对柱进行浇筑,再计算出浇槽后,并将遇水膨胀条嵌入,以在墙体浇筑时避免裂缝的产生。
2.4模板拆除工程
模板拆除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首先,施工底模应在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达到80%时,再进行拆除。如果梁板等主体的跨度较高,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百分之百后,允许拆模;第二,一般结构的侧模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的情况下即可拆模,对大模板的墙体结构,应该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予以拆除;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受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即使混凝土硬度已经达到模板拆除标准后,在进行拆除期间,如果发现有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结构安全、装饰效果的问题,也应及时停止拆除,进行技术审核;第四,对于已经拆除模板的建筑主体,如果不能承受建筑的荷载,应加设支撑;第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考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当其内部温度较高时,拆模后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质量保障工作。
结语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不可或缺。因其可以不断创新发展的特性而饱受关注。装饰性混凝土也因其极高的可塑性在修饰项目中大放异彩。值得注意的是,因其较与普通混凝土的优越性,对其施工技术要特别重视,施工工艺与方法也要更加严格。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要全面细致的讨论研究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与细节。如此,才能更好推进此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显著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永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饰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20,25(9):96.
[2]张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1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