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技术的合理运用 王磊超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磊超 孙俊明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1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时候,钢筋工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持续提升,主要就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会给建筑工程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质量,因此需要正确使用钢筋施工技术,正确开展质量优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钢筋技术;合理运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钢筋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在钢筋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钢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提升钢筋质量,为整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筑工程钢筋技术施工的特点
        1.施工流程较为复杂,钢筋技术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提前做好检测和放样,重视立模立板施工,提前做好预埋件安装,严格对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控制,做好后期混凝土养护施工,以此来保证钢筋技术施工的质量。由于钢筋技术施工较为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管控力度,为钢筋技术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2.工程产品的整体性较强,钢筋技术施工完成后以整体的形式出来,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道工序的施工给予充分重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的整体性。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此来为整体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技术的合理运用
        2.1钢筋施工中的材料运存技术
        施工的过程中使用钢筋原材料时,一定是要通过交通运输将这些原材料送到施工现场的,而如果没有采用科学的运输方法或是没有做足准备就开始运输这些材料,那么不但钢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影响,施工过程中无法正常使用,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延长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运送钢筋原材料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避免钢筋被挤压破坏的情况出现。在施工现场接收到钢筋材料后,应有专人负责其储存工作,作为一类金属结构的材料,水的因素是会腐蚀并且破坏钢筋材料的。因此,应对材料采取有效的防水处理措施,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应进行有序的调配,防止钢筋材料出现变形的现象发生。
        2.2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想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就需要联系实际情况,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正确指导工作人员。如今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会给施工人员的行为造成一定的约束。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联系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来开展各项操作,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在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保障高度严谨,而且需要规范施工流程。
        2.3拉伸性能检测
        在拉伸性能检测试验中,采用拉伸率对性能进行说明,可以通过拉力试验机开展试验,完成钢筋抗拉强度显示。在试验操作中,以20mm钢筋为例,按照规定需要游标卡尺对钢筋直径进行测量,确认在规定偏差范围内后利用公称直径作为横截面积,对原始标距进行标记。标距为公称直径5倍,即100cm,利用连续标点机在中间位置标注实际距离。标记时应当注意,使针头靠近钢筋纵肋为拉伸后的伸长率观察提供便利。在试验机上下钳口位置进行钢筋夹持,保证中间位置垂直后,将两端夹掉10cm,平行长应达到100cm以上。按照规定进行加载,可以采用应变速率或应力速率进行加荷速率控制。

拉断后,应对断裂位置进行完全拼接,然后进行伸长率测量。将测量得到标距减去原始标距,可以得到增加数值,与原始标距的比值则为断后伸长率。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屈服点荷载,即加荷至数值保持不变的状态,得到数值则是钢筋最大抗拉极限。
        2.4钢筋绑扎
        在钢筋绑扎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来对钢筋间距进行明确,并依照图纸标注在防水层划线处合理配置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在具体进行钢筋配置过程中,钢筋不宜与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同时钢筋变钩尽量朝上。对于采用双层钢筋网的情况,上层钢筋弯钩宜朝上。在具体选择钢筋绑扎点时,外围两行钢筋绑扎作业时宜对每个相交点进行绑扎,其他钢筋相交点绑扎时可以采用相隔交错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交错绑扎施工时一般会采用八字扣或是交换变换方向的方式进行绑扎。对于钢筋两侧都受力的情况,宜采用梅花形进行钢筋绑扎操作,防止钢筋出现移位。
        2.5建筑工程中钢筋材料连接技术
        1.焊接连接。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钢筋材料的连接方式,焊接的连接方式就是将两根钢筋材料折叠交叉并且连接在一起,采用这一方式连接两个钢筋时,应确保施工的技术流程以及具体的钢筋型号都是符合要求的。2.绑扎搭接连接。不同类型的材料其特性都是有所区别的,而将材料与力的传递科学结合,将土质和钢筋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力的传递是通过将钢筋的传递力与土质的粘合力相结合完成的,采用这一连接技术时,钢筋上的作用力与混凝土的粘合力实际上是不同相力,它们受力方向是相反的并会锚固,借助于混凝土材料就能够很好的传递钢筋结构的应力。3.机械连接。机械连接可表现为轴向挤压、锥螺纹连接以及径向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钢筋与套筒通过咬合、螺纹楔合、挤压变形或是灌注高强度的胶凝材料进行胶合来实现这种连接的。径向连接就是在两根钢筋的端部套上钢套筒,由于钢套管受到了挤压钳的径向挤压,钢筋材料就会与此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相结合,钢套筒能够与其横肋部位产生咬合力,这就实现了机械连接。直径在18-50mm范围内的Ⅱ、Ⅲ、Ⅳ级的带肋钢筋都可以采用径向连接这一方式,通常情况下,也建议一、二级别项目抗震设防等级的现场施工作业采用径向连接这种方式。由于锥螺纹自身都是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耐拉性和密封性的,而锥螺纹连接就是在充分的利用这些良好性能的基础上,将钢筋连接端加工成锥螺纹,钢筋在符合要求的力矩值的要求下就被连接在一起了。
        2.6施工养护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养护作业时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喷洒养护液及洒水等常用保温和保温的方法,以此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范。在实际混凝土养护施工时,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适宜的养护方式,以此来提高养护工作的整体效果。通过科学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能够符合标准要求,使混凝土水化过程保持正常的状态,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强度。目前混凝土养护施工时,覆盖和洒水是最为常见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语
        总的来说,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所以需要只有更好地保障钢筋材料质量,才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有着较高的质量意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仔细地审核钢筋材料质量,在进行钢筋施工安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如此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金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2):134-135.
        [2]张敏.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3):10-11.
        [3]谭礼剑.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