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龙梅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1龙梅 2苗华欣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利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身份证号码:42050419750302XXXX    2身份证号码:13048119891228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利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还可以不断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的理念,使得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不断规范施工技术,实现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表现在多个角度,其中绿色施工就是比较基本的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灵活运用多种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同样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基于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而言,应明确具体施工要求,进而才能够较好围绕着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优化,形成较为理想的施工优化效果。
        2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分析
        2.1太阳能利用技术
        2.1.1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广义上指太阳能的热能利用,其应用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热能利用方式,例如建筑取暖或者热水器烧水等方式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二是对电能的一种利用与收集方式,即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利用高效率的集热装置系统来吸收太阳能,通过风机或者盘管等设备将所收集的热量传输到建筑的内部,用于建筑采暖和水的加热。此外,太阳能利用还要设计蓄热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太阳能。
        2.1.2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为温室效应: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对其空间分布、外部形体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将色彩、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配件优化组合,进行太阳能采集、储存、辐射分布的设置,解决建筑冬季采暖等问题。合理的组织自然条件下的通风、散逸室内多余的热量,达到致凉效果。
        2.2风能利用技术
        利用自然界的风吹动风叶,形成风能并将风能通过设备转换成电能输送到其他用电单位。风能既方便又环保,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天然能源。利用建筑环境的风能发电并直接用于建筑本身,则可降低所产生的电能在输送上的投资和损耗。风能利用和太阳能利用,两者各有千秋,从而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如遇阴雨天气,则可利用风能,晴天则可利用太阳能,如此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2.3地源热泵节能技术
        利用地能与水进行冷热交换,是水源热泵具备冷热源:冬季时,地源热泵从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将热量“取”出来,供给建筑室内采暖,此时地能相当于“热源”;夏季时,地源热泵则将建筑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相当于“冷源”。与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节约水资源、可再生利用以及有利环保等特点。
        2.4屋面建筑节能技术
        屋面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有“隔离太阳辐射”和“冷屋顶”两大技术。其中“隔离太阳辐射”技术包括屋面绿化、浅色坡屋面和架空屋面技术。屋面是太阳辐射最直接、最强烈也是时间最长的部分,要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就需要有效地隔绝部分太阳辐射热量。“冷屋顶”是一种反射率高的屋顶节能技术,是通过涂抹高反射率涂料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调节室内昼夜温度。
        2.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
        2.5.1场地布置
        工程施工阶段节地的主要措施在于对临时设施如何处置和施工道路如何设置。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规划工地临建、施工便道及硬地坪,并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管线、道路等为施工服务;还应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现场条件、施工规模以及材料和设备需用计划等确定施工用地面积;材料宜采取分批进现的方式,以利于减少材料堆放占地量;砂浆搅拌站宜布置在施工道路与在建建筑之间。


        2.5.2施工技术方面
        临建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根据工程需要采取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2.6水输送过程的节水技术
        2.6.1水压控制
        为了让水供应到高层的住户,都会安装一个高压泵之类的设备,如此会使底层住户的水压过高,容易造成水的浪费。一方面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在设定合理的配水水压时,必须要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要详细调研,对整个区域、整栋楼层都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水压值。另一方面采取减压措施,为了使水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尝试在底层采用一些减压的设备,如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这样在流出端就能够减少超压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6.2中水循环利用技术
        中水是指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洗碗等水,经过相应的处理,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终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的水源取自本建筑系统内的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可为建筑内冲洗便器、建筑外清洗车、绿化等提供水源。中水处理设施可根据该建筑的条件差异设置在其内部或相临近的外部。
        3绿色建筑施工环保技术措施
        3.1噪声的控制
        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比较大,应设置隔音设施和噪声监测装置,如发现噪声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夜间施工时,噪声指标要符合国家规范相关规定,施工机械和设备要尽量选择先进的低噪声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和保养。
        3.2固体废弃物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都会有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大多被直接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垃圾场,不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后,分类集中堆放,有条件施工单位可将建筑垃圾粉碎回填;对于所开挖的土石方,不能利用的应尽量回填,保护水土。
        3.3控制施工污水排放
        施工中的污水主要源自有生活、施工等用水。其中施工用水主要是搅拌砂浆的余水,基础开挖时抽取基坑的水,洗车水,这些水一般都混合较多的泥砂,可通过沉淀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管道。施工中的卫生、食堂等用后的生活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才能外排。雨水则可于建筑物的四周、道路的两边设置集水、排水沟,将雨水统一收集到沉淀池,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外排。
        3.4扬尘的控制
        施工现场有无扬尘,是检验施工环境的指标之一。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可采取几种措施加以控制:施工现场洒水、清扫,来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洒水可使用施工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不要使用市政自来水,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土方处理,对裸露堆放的土方,可对其进行覆盖;裸露的土地面很容易产生扬尘,则可通过覆盖或者种植易生长的草和植物来控制;运送渣土、土方等车辆也易产生扬尘,必须进行遮盖或封闭;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可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吸湿垫及冲洗池,以保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洁。
        4结论
        综上所述,所谓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在建筑行业实现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还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元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
        [2]徐春.试分析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41)
        [3]陈敏.探讨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0)
        [4]黄星晔.关于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几点认识[J].建材发展导向,20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