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法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莉莉1 张倩倩2 王明泽3
[导读]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时对于补法的应用。
        1.山东省邹平市好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邹平  256219 2. 山东省邹平市韩店镇卫生院  山东邹平  256209 3.山东省第一医医科大学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时对于补法的应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选取了2019年7月-12月在本医院妇科就诊的68名患者的资料,整合后分成两个实验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有34名患者。中医补法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实验组,而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西医疗法,但在药物使用上会根据不同的患者体质及病症表现进行针对性给药。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补法对于调整、抑制以及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医学研究 临床试验 分析总结
        在中医领域内,使用补法对一些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是中医界一致存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由于补法通常能够从根本上对人的体质加以改善,并且可以从根源上拔除病灶。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阴阳两气,只有人体能够做到阴阳调和,人体才能够保持活力,减少疾病的出现。中医讲究虚补实泄,对于因气虚而导致的疾病,补法治疗将能够极大地改善病人身体状况。
        一、资料选取和实验方法
        1.1资料选取
        本次实验主要选择了2019年7月-12月来本院就医的妇科病人的具体资料,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到50岁,平均年龄34.3±3.4岁。每组患者都为34名,共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可比性较高。
        1.2实验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实验组使用中医补法,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西医治疗方式,但药物治疗方式患者个体差异而加以调整,保证能够针对性用药。
        1.2.1补肾益气法
        补肾益气法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用的补法治疗方式,该方法主要的作用是补肾益气、调和阴阳,除此之外还可以补阴助阳。补肾益气:患者在肾气相对较虚时,胎动和月经不调的症状会十分常见,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固阴煎等药方,对患者进行补肾益气,临床中此类药方疗效较为明显。益阴助阳:中医将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而通常肾阴虚的患者病症表现主要是月经先期或闭经,严重时也会有不孕现象出现,对于此,中医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给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进行滋补,改善患者体质;反之,患者肾阳虚较为明显时,兼夹病症会随之增大出现概率,中医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金匮肾气丸对患者进行温肾助阳,进而改善患者体质,此外,若肾阳虚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加重后闭经或者是月经量减少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中医临床主要是通过使用五苓散来帮助患者化气行水,改善患者的妊娠肿胀问题。
        1.2.2养血柔肝法
        中医在临床上常常通过逍遥散对肝气郁结的患者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调肝必然与滋肾、健脾有关。中医对患者的肝脏进行疏通主要是通过滋、养、柔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肝气郁结的现象。中医认为,肝肾同源,所以养肝必须滋肾,二者相辅相成,肝肾同源才能促进精血相生,进而才能将治疗效果最大化。中医讲养肝,即滋养肝阴,肝阴滋养到位才能减少孕妇妊娠眩晕的现象出现,同时也能够减少产妇产后痉挛现象的出现,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方为三甲复脉汤。

而疏肝三法中的柔则是指养血柔肝,妇女孕期及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肝血不足现象会十分常见,严重时会对月经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中医主要采用的药方为四物汤。
        1.2.3健脾和胃法
        在中医临床中,若患者自身脾胃偏虚,还采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话,其效果将大打折扣,通常情况下中医会相应地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几味药材,例如五味异功散、香砂六君汤等。若患者自身心血亏损比较严重,则会导致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的现象出现,中医临床上主要使用归脾汤对患者进行调理,促进患者自身血源滋生,只有患者体内血源充足,脾才能够旺足。除此之外,临床常用的处方还有举元煎、完带汤、通乳丹等,主要作用是改善因脾胃虚弱而引发的胎动等症状。事实上来看,健脾和胃不能只从一个方向入手,要两手并抓,即“补”和“调”。“补”主要是指当患者出现脾虚的症状时就要通过中药补法对其进行药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缓和脾胃的运行加以改善,进而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会大幅度增加,减少患病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从根本上对患者的肝脏进行保护。“调”主要是指调和、调理,即通过中药对人体进行调理,从而促进患者的脾胃平衡,避免脾胃失调的现象发生。
        1.2.4补气养血法
        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妇科疾病的治疗经常会使用到补气养血的治疗方法,八珍汤为主要使用的中药处方,但要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依照实际症状,对不同的患者合理调整处方。例如,若患者的子宫内存在肌瘤,则其月经量会因此大量增加,并且经期也会有所延长,进而妇女在经期会因失血过多,导致此类患者的体制普遍较差,相对于中医从根源进行补法疗法,西医主要治“标”,而对“本”关注甚少。
        1.3观察指标以及统计学处理
        主要收集两组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数据,将评价标准细分为疗效甚微、相对有效、显著疗效和痊愈四种。疗效甚微指患者病情几乎没有通过治疗而得到控制,痊愈则指病症从根源上完全消失。对于实验结果主要是使用SPSSI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采用x²进行检验,P<0.0.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结果
        对照组疗效甚微、相对有效和显著疗效的病例分别为15例、2例和1例,痊愈的患者则有16例,实际痊愈率为50%。而实验组疗效甚微、相对有效和显著疗效的病例均为1例,而痊愈的患者则有31例,实际痊愈率为91.2%。对比可以看出,两组差异较大,证明中医补法更为有效,且实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三、结束语
        在实际临床中对于妇科疾病合理采用中医补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制,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在采用补法进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药方加以灵活运用,必须要做到针对性给药,不能只顾去除患者表面的病症,还要从根源上加以改善。临床上,对于上述四种补法要做到合理运用,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
        参考文献:
        [1]杨英.中医补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2)
        [2]王斌.浅谈补法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名医,2019(01)
        [3]赵学英.浅谈补法在中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