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 黄济红
[导读]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临床观察效果
        黄济红
        湖北省襄阳鼓楼医院441021
        【摘要】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临床观察效果。方法 遴选66例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容的产妇,将其以红蓝球法无差异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手术,观察组予以联合麻醉手术,分析并探讨2组患者的产妇状况与新生儿出生概况。结果 经麻醉,两组产妇的SBP、DBP、HR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新生状况中,其出生后1分钟、15分钟以及Apgar之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对产妇展开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其血流动力学中的内容相对较为稳定,而麻醉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临床观察
        妊娠高血压对于妊娠期妇女的危害极大,发作时严重危险到母婴健康,在临床上对此类病症的常用处理方式是开展剖宫产手术,传统麻醉手法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血压的控制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1]。腰硬联合麻醉为当前较为新兴的局部麻醉技术,是将硬膜外手术与脊柱手术联合应用与外科麻醉中,制定出更为方便、快捷以及稳定的麻醉效果。本文明对我院6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展开调查,探讨联合麻醉手术与硬膜外麻醉手术的异同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66例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容的产妇,经临床诊断与观察后均为妊娠高血压患者,人群年龄均数为27.17±3.9岁,分布在24到37岁之间,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4例,血压为(154-236)/(121-156)mmHg。以上产妇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史或者麻醉禁忌症,可将其以红蓝球法无差异的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比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后差异较低,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的麻醉措施为联合麻醉,首先嘱患者斜仰5°或者10°于手术台,通过点刺的手法在腰椎的L2-3处完成腰部穿刺,针头准确刺入硬膜外间隙后,静待脑脊液流出,观察液体流出后,将2mL0.75%的布比卡因与1mL10%的葡萄糖相混合,即可得到新的混合液,将液体注入诊断,将蛛网膜下腔中的麻醉针推出后针头放置3到4cm左右的硬膜外管,在将其放置在硬膜外的导管处后,微调患者的麻醉体位,实施观察患者接受麻醉药剂后的反应以及临床指征变化,。准备穿刺阶段,利用500mL左右的林格液扩容。实行手术时,控制产妇的麻醉平面在T10以下,控制措施为将5-7mL2%左右的利多卡因在硬膜外导管输入产妇中,持续观察5min,对其血流动力学指征进行分析,控制各项体标变化为正常范畴[2]。
        1.2.2 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手术,根据膜外麻醉的具体化实施细则对各方面工作进行规范化的落实。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15min以及开始手术牵拉时的血压以及心律变化,对比2组患者的指标性差异并记录。对新生儿的出生状况进行记录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完成收集后通过SPSS19.0进行整理,计量部分以t检验对 (x±s)表示的数据进行校对,其中计数部分通过卡方检验对(%)进行表示,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性较为明显,符合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1 产妇恢复
        对比经麻醉前后15min以及手术牵拉三个阶段中,SBP、DBP以及HR的变化,可见表1。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较大,符合统计学描述。
       
        2.2 对比新生儿状况
        对比新生儿1min、5min以及Apgar评分中,观察组(9.11±0.31)分、(9.87±0.29)优于对照组(9.21±1.74)、(9.87±0.51)分,对比2组患者的差异性,差异性较小,P>0.05。
        3 讨论
        妊娠患者易出现血压升高,可累及全身多项器官,诱发严重的病发病,若治疗不当,可产生凝血障碍以及血流循环压力过大等病理表现,对母婴的妊娠结局有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3]。
        高血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在选择麻醉措施上需要满足麻醉见效快、镇痛效果显著以及肌肉具有一定的松弛性,同时避免对呼吸系统有所影响且保持血液中的血流动力学完整,降低病情加重后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传统手术方式是通过硬膜外阻滞开展剖宫产手术,而镇痛效果较低的发生率居高,患者疼痛效果明显,手术持续时间较长,致使手术风险性增加。而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的应用起效较慢,血压控制效果也相对较低,在开展手术后需联合乌拉地尔等药物方对麻醉耐受性较高的患者成功麻醉,纠正了产妇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宫缩反应以及流血异常。
        特此,遴选我院6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在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完整,且麻醉效果较好,P<0.05。说明了麻醉对产妇的危害效果较低,此结果的描述与相关调查研究的实际研究报告结果大体一致。而在麻醉手术以及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其他合并症,总体反馈良好。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时采取麻醉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而联合麻醉手术对产妇的术中应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产妇的疼痛反应,纠正了术中可能出现的凝血异常,有效的保障了母婴健康,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步安,张磊莹,勒智运.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12):92-94.
[2]臧雪杰.不同体位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4):4472-4473.
[3]李芳纯.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妇科手术患者镇静作用的影响研究[J].药品评价,2019,16(24):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