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7期   作者:王逸超
[导读] 新疆鑫通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王逸超
        新疆鑫通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利用过大,为此我们寻求了新的可再生资源,尤其是水利工程属于利国利民的项目,需要充分关注施工技术要点,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围绕边坡施工、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防渗墙等方面分析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为现代化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指导,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工程的有序、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在基础建设环节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水利建设技术也在持续开展的施工活动中被不断地革新与改进,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水利施工系统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施工建设对象,选择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法,注意各处不同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而达到水利施工目标。
        1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属于可再生资源,污染非常小,且相对安全。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还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时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有效强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将导流技术、防渗技术、高边坡技术等施工技术作为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并以此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2边坡施工
        2.1锚固施工
        加固边坡时,运用预应力锚索,可不对岩体形成破坏性影响,施工所用方法也极其灵活化,形成的受力系统极为可靠,给水利施工构成的实际影响也比较小。如果使用的预应力锚索具有胶结化的内锚头,可选择后张法实施施工。预应力锚索的基本构成部位主要有外锚头、内锚头与锚索体。内锚头的制备材料主要是砂浆与或者纯水泥浆液,外锚头需保障强度因此主要是钢混结构。考虑到保障锚索均匀受力的需求,需要增加千斤顶,进而对操作过程进行简化,在对张拉进行补偿时,可改为运用大型千斤顶。选择无粘结均匀化锚索时,对钢绞线可实施双重保护,同时也可满足反复张拉的施工需求。由于在施工中内锚头和钢绞线周围的水泥浆材是一次灌入的,浆材凝固后再张拉,因此减少了一道工序,提高了工效,但其价格相对较高。预应力锚杆也是一种常见的加固形式。有些水电站厂房高边坡工程中实施了减载、排抗滑桩等技术,滑坡位移速度虽有明显减少,但未能完全停止。为了确保雨季在滑坡体前方的施工安全,稳定抗滑桩到滑坡体前缘的滑坡体,在一定高度马道上应设置预应力锚杆,锚杆分两排,孔距2m,孔径90mm,孔与水平成60°夹角,用φ36的钢筋实施预应力锚杆,可保证工程的安全。
        2.2抗滑结构施工
        混凝土抗滑结构包含混凝土抗滑桩、沉井等方式。其中,抗滑桩的应用范围较大,当滑动面的倾角较小,则治理效果良好。抗滑桩间距、平面位置、排距等和滑体的含水情况、密实度、滑坡推力等相关。当抗滑桩开挖到3~4米时,需要在井壁上喷30~40厘米混凝土,并对情况良好的井壁通过喷锚挂网、打锚杆的方式完成支护;混凝土沉井属于框架结构,需要分分部进行施工。沉井在工程中具有抗滑桩的功能,同时相当于挡土墙,在设计时主要结合基坑施工条件、受力情况、场地布置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方式包含沉井制作、平整场地、沉井下沉和填心等工序。下沉需要借助人力开挖,按照“先挖中间、后挖四边”的方式进行,当沉井就位后,应首先清洁基面,设置直径为25毫米锚杆,间距2米,深度3.5米,其次浇筑强度C15混凝土进行封底,最后在填心工序中采用100号毛石混凝土结束施工。
        2.3减载排水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的滑坡问题非常严重,就需要以减载的方式有效实现滑坡坡面的加固处理。地下水比较丰富的施工区域要建造相应的排水沟,实现水体排放,提高坡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对岩体的破坏。


        3水利工程隧洞的基本施工技术要点
        在水工隧道的施工活动中,主要需要进行灌浆、支护衬砌、出渣以及开挖等施工行为,比较多见的支护以及衬砌形式主要是喷锚支护与现浇钢混。现浇型衬砌与普通水利工程有着一致的施工工序,首先开展分缝与分块处理工作,而后完成立模与扎筋,将混凝土转移到仓中,通过振捣处理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隧洞工程中,进行喷锚支护施工时,需要针对洞室围岩,使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系统与钢筋锚杆,来形成联合式或者单独式支护。选择钢筋锚杆,可现进行钻孔处理工作,将砂浆注入其中后,再将锚杆插入其中,也可根据施工情况,选择先插锚杆而后再注入浆液,确定砂浆已经呈现出硬化凝结的状态之后,即可获取坚固的钢筋砂浆式锚杆。进入到混凝土喷射环节时,需要使用较多的水泥,同时还需将速凝剂添加到其中,加快硬化速度,需注重将养护工作做好。混凝土喷射完成后的1~2个小时后可实施洒水养护,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来设置洒水次数,一般养护时间为7到14天。在进行开挖活动时,岩体遭到了破坏,围堰上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为了消减应力,可以选择刚度、稳定性与强度均达到的材料,形成平衡状态,运用钢架支撑与喷锚支护系统也可应对这一施工问题。
        4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在进行防渗墙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施工现场的地质信息,计算出混凝土防渗墙的承载力。具体的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种。
        4.1确保垂直度
        通过使用经纬仪定位塔架、搅拌机机身的位置,确保塔架垂直度在1/1000内,防止因垂直度不满足要求发生安全事故。在搅拌机机体中加设自动偏斜报警设备后,可在机器出现偏斜问题时,施工设备完成自动报警,及时通知工作人员结合塔架偏移度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满足施工规范、标准要求。
        4.2截渗质量控制
        在防渗墙施工时,使用加压泵输送混凝土浆液材料,一般要使用三个以上的挤压泵,同时配备喷浆记录仪,可以实时记录喷浆状况,这些都是为了控制防渗墙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经常会在遇到一些地层条件差的施工区域,这就给喷浆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施工中压力会迅速衰减,无法保证最终的防渗施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增加泵排量,让混凝土具备更高的喷浆压力,才能高效完成防渗墙施工。
        4.3防渗墙搭接厚度控制
        在施工中,要控制好防渗墙厚度,选择最适合的钻头直径,精准对接孔位及钻头,才能保证钻孔的精准性,一般误差要求在3cm左右,超过该范围会引发质量问题,只有控制好误差,才能确保防渗墙搭接厚度符合要求。
        4.4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建设项目主要是对河道上流进行合理的控制,施工过程中都是通过利用围堰以及河道的方式来解决流水的问题。为了方便工程的实施,水利工程需要修建相应的基坑。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河流上方修建围堰,方便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导流前,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经过认真计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所以,水利工程的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断进行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施工的研发力度,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许海江.健全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及技术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8(08):210-211.
        [2]周维.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22):106-107.
        [3]莫芬.浅析水利工程建筑冬季施工技术措施[J].赤子,2014(19):313-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