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7期   作者:陈兆寒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陈兆寒
        山东新思域设计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宁市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建筑被建造起来,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的管理,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打造出更加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漏洞。因此,本文主要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招投标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招投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开展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对招投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严格把控工作要点,提升招投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1建筑工程中招投标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1.1招投标文件编制与招标控制价编制缺乏规范性
        (1)招标文件缺乏规范性。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具备招标文件编制能力与组织评标能力。但是,部分企业的招标人员专业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招标文件缺乏规范性,甚至是出现内容不完整、内容错误等问题,极大的阻碍了后续工作的良好运转。(2)招标控制价编制不规范。由于工程量清单具有特异性优势,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成为规范竞争行为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存在精确度不足等问题。一旦工程量清单出现缺项漏项等情况,影响招标文件质量,招标文件修改起来也极其复杂,且工程量清单不准确,会直接导致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报价不准确,从而可能会出现中标单位因招标时的失误向甲方索要赔偿的问题,加大甲方的投资风险。
        1.2招投标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当下,大多数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都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监督力度匮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项目需求。再者,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存在多重领导的现象。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发挥实际效能。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罚过程中,盲目注重经济处罚,而非注重追究法律责任,根本无法起到警告作用,致使各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仍然做出违规行为。
        1.3评标过程不合理
        评标过程是投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招标企业需要从众多投标企业中选择一个适合的企业来负责项目的实施,选择的原则是投资少、工期短、质量高等,然而在选择投标企业时,招标企业很容易忽视投标企业的施工能力,往往都是根据招标的价格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来选择施工单位,这样极易导致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对招标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施工单位的招标资料是评标过程的另一个依据,在对招标资料的评比上,招标企业需要秉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企业的时间需求,在保障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不能以施工成本作为选择的主要依据,需要注重投标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保障招标企业招标的质量。在评选出招标方案后,招标企业需要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的招标方案中各个环节的造价进行详细的核算,防止施工单位出现违规的行为,从而保障评标过程的合理性。
        2优化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对策措施
        2.1强化管理制度,从根本抓起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必须从国家对招投标的政策抓起,因为目前的招投标市场非常混乱,招投标管理工作也不规范、不严谨。

其次,要从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全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分部管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纰漏都会像连带反应一样影响接下来的每一步流程,给招投标的结果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突出的就是国家政府这一层面。很多建设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在表面上看似十分符合招投标的规章制度,但其实私下可能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违规操作。例如,实际工程签订的合同与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时合同的价格、建设规模、施工单位资质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会为后期开展工作产生一系列麻烦。
        2.2加强建筑项目合同管理,规范招投标流程
        建筑工程为了控制招投标风险,要考虑到合同风险。拟定招投标合同时,如果有疏忽或合同中条款内容表达模糊,招投标双方对于合同内容的理解会产生分歧,引发纠纷,从而埋下风险隐患,这些未知风险对招投标双方有可能都会造成影响。招投标双方因此要注重招投标合同的管理,消除招投标合同执行中的风险。招标方要依据规范起草招标文件,条款内容要明确,明确合同涉及范围,招标合同与招标文件要保证一致性。合同确定时要结合工程的特点,特别是对于附加条款与重要条款,合同中要加以约定。合同管理要考虑到中标方发生私自分包、转包现象,还要避免投标方对合同内容误读。投标方要正确理解招标文件,正确解读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规定。招投标双方针对招投标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双方的责任,降低建招投标中合同风险。
        2.3标书管理规范化
        目前很多投标企业编制的标书经常存在一些规范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招投标管理难度,所以,要在招标文件当中明确规定标书编制具体规范要求,同时明确未按相关规范进行编写的标书要接受怎样的处理。投标企业需要健全、科学的成立投标小组,合理安排和协调投标工作,实事求是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书编制工作。投标企业要加强工程预算,对多层面因素加以考量,合理的进行投标报价。另外,要聘请专业程度强、经验丰富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标书编制工作中,保证投标标书的合理、规范与科学。
        2.4优化评标过程
        评选过程在投标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招投标过程。评标人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评标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招投标过程。在传统的评选模式中,评选标准通常以预算定额作为评定参考,这导致投标单位可以根据预算定额来制定报价,给了投标企业扰乱投标和恶意竞价的可乘之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实物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手段,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投标企业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而保障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可以极大地提高投标企业竞标的积极性。此外,在评标过程中,需要限制评标人中业主所占的比例,保障评标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从而促进投标过程的良性发展。
        2.5注重内部的监管
        招投标风险的防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调控能力,要有风险意识,如果发生风险,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加以处理,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针对招标方,还要保证评标的规范化,相关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评标要采用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明确标准。可以借助第三方监督评标过程,如采用综合评标法全面确定投标方的信用等级,评价能力,以确定最优的企业,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投标方的竞标也要自律,要基于公平竞争,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招投标双方要结合招投标风险,评估风险,如借助担保和保险制度,降低招投标风险引发的经济损失。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对招投标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让招标流程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对建筑行业的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瑞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126.
        [2]崔晓红.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