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
中天(天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在现在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城市道路工程是提高人们居住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现代化经济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对海绵城市基本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其应用原则,最后提出相关应用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内涵
基于字面理解,海绵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建设里面与海绵的特殊性能进行充分的融合,使得整体的城市建设过程对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城市发展具有更强的“弹性”。这种弹性也可以说是当城市居住区面临自然灾害时,所体现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海绵城市理念就是使得在下雨时城市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渗透、储存和净化,形成较为完成的水循环和渗透系统。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建设原则
2.1协调性
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协调性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社会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环境之间三者达到稳定的关系,也是城市道路施工的基本原则和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中,人们需要着重关注道路的绿化情况,并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有效地调整,确保施工工作与实际的道路行车实践相匹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出提前性的产出与投入、开发与保护的设计计划。并在交通要道和车辆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设立隔离带,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使整体海绵城市道路施工更加完整和高效。
2.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对海绵城市道路施工进行环保性和创新性的改良。目前在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环保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会进行多种多样的施工设计,并对需要保护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专业化的设计。这样一来,城市道路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满足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存环境。
2.3服务性原则
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加完整、高效、专业的城市建设活动。为了满足服务性原则,在实际的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调查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车流量情况、线路设计情况等,将服务性原则与生态性进行有效地结合。服务性原则使得海绵城市道路施工建设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
3.1准备工作及质量控制
①图纸审查。针对图纸开展严格细致的审查工作,可以促使施工企业更深入、熟练地了解和掌握设计要点及要求,并认真执行到位。同时,严格细致的图纸审查也能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上的遗漏及不足之处,并制定有效措施提前整改,尤其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图纸审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②材料及机械准备。海绵城市理念下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所用的材料及机械设备不仅要在质量上达到实际施工的要求,而且材料也要具有更好的透水性及排水性,以确保“海绵体”效果。
③施工队伍准备。施工队伍是负责执行施工方案的,因此针对海绵城市的道路施工必须选用专业能力水平比较高的队伍来负责具体施工,并明确各人员的职责,确保整个工程高效优质地完成。
3.2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①施工放样。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放样的质量,确保方向桩及水平桩的放置均在标准范围内。
②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中,应结合现实情况,选用体积法合理配制透水混凝土,并通过三次投料来提高和确保混合料拌和的质量。就透水混凝土而言,因其通常坍落度比较大,所以最好选择带盖的自卸汽车来负责混合料运输,并做好运输期间的防潮保湿处理,严格控制运输时长保持在10min内,且中途不可停留,确保混合料平稳高效地运到现场。
③混合料的摊铺、整平及碾压。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要先使用压实机或打夯机对基层素土进行必要的压实施工处理,确保压实度〉0.93的标准,并注意严控标高及基层平整度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要认真进行松铺厚度的实验,依据松铺实验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若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整改。摊铺整平工作应以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像检查井四周等使用机械不好施工的位置,安排人工进行修整。在以振动压力及成型法结合的方式开展碾压作业时,首先利用平板振动器来振实透水混凝土,再对其表层增加压力,增大上、下结构的骨料接触面,减小缝隙,促使骨料良好咬合,进而形成强度满足要求的均匀多孔结构。
④两侧人行道结构层施工。在针对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结构进行施工时,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圆顺度。为此,首先应控制放样质量,以道路中心线控制桩为准,准确测量出路缘石内边线的位置。其次,路缘石的实际安装时,必须把内口线的平直度及高程控制在规范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保障安装施工高效优质完工。最后,应依据线型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立沿杆的安设位置,在路口安装路缘石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分段安装的形式进行施工,降低整体切割路缘石的情况发生。
⑤多层透水施工。海绵城市人行道施工期间,要特别重视多层透水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人行道的渗水能力、滞蓄能力、净化能力、回收利用能力及排放能力等,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人行道表层施工中通常是以透水混凝土为主,透水砖只会在少部分工程中应用。中层施工期间不仅会用到透水混凝土,而且也会用到水稳碎石及级配碎石等材料。底层施工多以级配碎石及混凝土。这个过程中要严控材料质量,才可以确保雨水经过表层有效地渗进中层,再由中层缓慢渗入底层的蓄水及排水结构中。除此之外,多层透水施工期间也要注意优选透水性好的材料,并严格把控每层的厚度及坡度,确保最终施工质量。
3.3 透水砖施工
①挂铺砖线。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测量取得的中、边线以及标高,使用白线标记铺砖施工作业的方向线与水平线,并以此为基础作为铺砌的依据。②试拼与试排。为了确保透水砖铺设的美观性与均匀性,施工人员必须在铺设工作正式开始前,进行试拼,并在试拼工作完成后,按照试拼过程中的编号开展铺砖作业。③水泥砂浆调平。施工人员在进行人行道铺砖作业前,必须先铺设一层水泥砂浆调平,然后再进行透水砖的铺砌作业。在进行水泥砂浆的调平时,施工人员应该以测量水平线为基础,明确砂浆铺设的厚度,并在水泥砂浆调平结束后,及时使用刮、拍实等方式找平。④质量控制。以人行道设计图纸为依据,开展测量放样工作,然后进行人行道基层表面厚度、平整度以及压实度等各方面的复查工作,并在确定且满足施工要求后施工,才能保证透水砖铺设的质量符合工程整体设计要求。
3.4城市路面施工
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道路建设中路面的高度也会存在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使得雨水顺利进入到低路面中。在绿化带的下方可以设置排水管,在出现降水的时候,雨水首先可以对绿化带进行水源供给,当绿化带中的水充足之后,剩余的雨水可以排向排水管。因此,在排水管中安装一些渗水装置,使得雨水可以通过这些装置进入到地下,形成对地下水的补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有效作用,人们在实际的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海绵城市理念,提高城市道路整体建设过程的人文性和独特性。同时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从不同的角度着手,为人们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韩敦琴, 朱名伊.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4):118-118.
[2]张军. 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 No.390(16):98-99.
[3]肖云, 张永军.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 000(024):106-107.
[4]王岩, 师筱烨. 关于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