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莲
天津市花苗木服务中心 300300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技术也不断创新,加强病虫害防治是目前园林绿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林木健康生长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园林绿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虫害;防治
前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加强园林绿化技术应用,加强各类森林病虫害防治,做好养护管理,立足景观美学,进行园林新设计,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体系,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一、园林的绿化养护
园林养护管理是指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的两个过程。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如灌溉、施肥、除草等,景观管理主要是指对园内现有设施进行维护和清洁。园林养护管理都是从景观设计开始的人工活动。通过景观设计选择植物,通过收购、播种、移栽等方式种植到园林中。园林养护管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条件。如果不重视园林的维护和管理,就不能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初衷。园林植被的维护管理属于后期管理任务,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可持续的工作。需要专门的园林技术人员来维护植被。园林植被的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灌溉、养护、保洁、采伐、修剪等工作,为植被提供良好舒适的生长环境。
1)如果园地土壤中有较多的石块或杂物,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换土。尽量选择一些防腐材料多、排水效果好的土壤,以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腐根。如果换土后土壤渗透性仍不好,可适当修建小沟渠,并在填砂砾石时向土壤中添加富含腐殖质的肥料,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渗透性。
2)在植被生长的早期,及时切断一些多余的枝干有助于塑造树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植物的营养集中在树干上,减少其他枝条对养分的过度吸收,影响树干的生长。
3)及时减少病虫害分支,防止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和感染。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季节变化和病虫害易发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在园林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恶劣天气的观测,尽量减少恶劣天气对园林植被的影响。例如,在大风到来之前,应进行适当的浇水。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止因积水造成根系缺氧、腐烂。天气干燥时,应及时洒水降温,并搭遮阳棚,防止植被被晒伤。
5)及时施肥。施肥是促进植被生长的重要途径。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初期,需要为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施用足够的肥料,以促进植被的健康生长。
二、园林绿化和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植物种类
园林工作人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园林的植物品种。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调查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绿化效果。
(二)构建植物生态系统
种植人员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基本规律,根据实际工作中植物的生长状况,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完整的生态系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种植人员要考虑园内种植的植物种类、适应条件和生活习性等,构建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
(三)检疫植物病虫害
首先,在育种阶段,种植者应注重植物的检疫和筛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疫的方式选择最好的苗木,提前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在植物生长中出现虫害和寄生虫问题的情况下,农民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虫害和迅速隔离病害植物,以便尽可能避免虫害。
三、园林植被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实时监控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实时监测,可以随时了解植物病虫害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城市园林建设规划有关部门必须建立规范合理的监测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园林植被进行监测,获取准确、真实的数据,随时反映园林植被的病虫害情况,及时估计,减少病虫害的威胁。此外,由于病虫害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应根据不同苗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二)园林病虫害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人工杀灭和机械杀灭。借助一定的园林管理设备,可对病虫害影响的苗木枝叶进行修剪或直接杀虫。例如,用竹竿打倒苗木的病枝,击倒树枝上的一些害虫和越冬虫囊,或采取人工清除的方法杀灭害虫。例如,诱捕和杀戮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控制方法。它主要利用害虫的本性,如趋光性、甜度等特性来杀灭害虫。对结缕草和地老虎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防治一些嗜好酸甜的虫害。使用杀虫灯或相关设备诱杀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悬挂杀虫设备。杀虫装置一般应悬挂在离地1米以上的地方。杀虫装置捕获大量害虫后,可及时更换,提高防治效果。对喜欢在苗木上产卵的甲虫、天牛等害虫,成虫发生时可砍掉病虫枝,待幼虫孵化后再进行综合治理。
(三)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最快,使用相应的化学药物防治植被病虫害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长期使用药物会使害虫和真菌产生抗药性,化学药物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景观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即使使用化学药品,也必须控制化学药品的用量,适时喷洒,避免过量使用农药。此外,要防止交叉用药和混合用药,确保园区周边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对一些经济树种,在结实期喷施化学药剂时,应及时设置警示标志,避免因误食而中毒。
(四)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法是绿色生态理念背景下的一种防治方法,对环境污染小,不会产生耐药性。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对天敌进行诱捕和杀灭,释放园区内害虫的天敌。要遵循自然规律,让天敌捕食害虫,尽量减少害虫对植被的破坏。
结论: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景观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最直接的措施。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景观绿化技术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加强植被的培育和管理,注意后期植被的管理,特别是病害和病害的威胁病虫害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做好后期抚育管理,采取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水平,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植被健康生长,不断提高林业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欢欢.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00(012):47.
[2]皮科.浅议园林绿化与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J].南方农机,2018,32(9):97-97.
[3]李会霞,祁魏峥,伊建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2018,000(007):192.
[4]李其辉.园林养护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花卉,2019,14(1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