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7期   作者:郭文强
[导读]
        郭文强
        23020319870616****,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城市交通飞速发展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也随之增加,但中国土地辽阔,地质地势情况较为复杂,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地区,施工难度较大,一旦施工技术选择不合理,会对最终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就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从地基施工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道路桥梁建设情况代表着一个地区、城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地区都在积极扩大交通运输网,让城市化得到更好的落实。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道路桥梁建设效果并不理想,施工技术体系有待完善,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对道路桥梁质量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软土地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积极研究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案,是现阶段重点。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
        软土地基属于粘性土,压缩性较强、含水量较多、粘性较大,分布广泛,尤其是靠近河川湖泊的内陆地区非常多见。软土地基本身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裂缝和变形,不仅是道路桥梁施工,在其他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落实相应的处理技术,以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耐受力和承载力,根据过往施工经验来看,软土地基可能导致道路出现沉降、断裂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那么问题还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路面扭曲、裂缝扩大、沉降不均匀等问题。
        在软土地基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分别为,压缩稳定时间较长以及变形量较大,这也是阻碍道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从压缩稳定环节来看,地基是一切的关键,因此地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小心,相比较普通土质地基来看,软土地基需要耗费更多的压缩稳定时间。施工人员要持续、稳定的输出巨大压力,以此保证地基受力均匀,如果施压时间较短或者施压压力不够大,那么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都无法保证。从地基变形问题来看,主要分为地基沉降、地基断裂这两个方面,前者是因为软土地基投入使用后,要接受各种穿行的车辆摩擦,承受挤压重量,继而导致地基沉降。普通的地基沉降隐患问题相对较小,如果出现不平均沉降问题,那么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无法保证,甚至会威胁到国民出行安全,必须要得到控制。反观后者,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无法想象,轻则导致道路桥梁停止运行,重则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这就意味着在软土地基之上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系列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必须要提高警惕,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确定需要考虑因素
        由此可知,在软土地基环境中施工,要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切实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任何一个道路桥梁施工项目都要从工程设计、施工环境、桥梁等级等方面入手进行考虑,但在软土地基环境下施工过程中,要对上述三点内容展开更加细节上的分析。
        第一,工程设计。从某种角度上讲,工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施工质量,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将软土地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本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大跨度的施工让其面临着不同的路基强度和地质土质情况,想要让各阶段之间得到完整系统的联系,就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出最稳妥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第二,施工环境。在任何施工项目中都需要考虑周围环境问题以及自身的施工水平,选择出最科学的施工计划。

而在软土地基环境下,地质土质条件都较为特殊,需要得到重点考虑,软土地基可以分为砂性、黏性两种,前者需要运用压实技术进行强化,后者需要运用挤密技术进行强化。总而言之,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项目内容,综合考虑多方面项目所在环境和情况,及时调整地基施工技术。
        第三,桥梁等级。国家对道路桥梁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等级不同,质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在软土地基施工前,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等级,展开综合性的考量,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以此解决软土地基带来的问题,让工程达到相应的标准。比如,在地形和天气较为复杂的山区中进行施工,就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周围环境,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降低负面影响,确保工程最终的质量符合等级要求。
三、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方式
(一)强化工程地质勘测
        地质勘测工作是每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道路桥梁更是如此,地质决定了后续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成本,更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甚至关系到城市内每一个居民的安全。根据勘测工作得到具体的地质数据,提供给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让施工工程得到科学的开展。尤其是软土地基,其土质特殊,任何一个指标,即便仅仅是含水量上存在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方案也千差万别。尤其是在面对软土地基时,准确的勘测数据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关键。如果发现软土地基,立即对其中具体的情况展开判断,包括含水量、荷载重量、软土类型等,保证所选择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切实提高道路桥梁稳定性。
(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桥梁施工不仅要保证强化工程地质勘测,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还要认识到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因此在展开实际的施工工作之前,必须保证施工团队所编制的施工方案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这也是施工的重要基础依据。这就意味着施工团队要对施工设计引起很重视,认识到施工组织上设计的必要性,想要从根本上降低软土地基给道路桥梁带来质量风险,有效防治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路面裂缝、不均匀沉降问题,就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软土地基的特性以及工程具体要求,设计制定较为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设计方案,高质量落实后期的道路保养工作,以此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三)保证施工结构设计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而言,结构的科学合理性非常重要,软土地基环境下更是要保证结构的科学性,软土地基下,传统结构的稳定性较弱。尤其是随着底部附加应力和载荷的提高,沉降现象就会不断加重,随着工程项目投入使用的时间延长,这一现象就会日益突出,最终给交通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实施施工过
        量问题。
(四)强化桥台桩基处理
        此外,在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施工也不能够忽视,尽可能消除桩基之间的负摩擦阻力,以此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预压法和平衡压重路堤法作为常见的桥台桩基处理技术要得到良好的重视。经过过往施工经验来看,桥台桩基作为其中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工程效果。因此,在完善施工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对衔接和桩基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勘测数据,确定具体的内容,以降低沉降度。桥台桩基处理技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问题,还要考虑到时间问题、成本问题。如,施工时间充足,那么可以适当延长桥台桩基的预压时间,缩短间距,保证施工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而这其中以软土地基问题最为突出,可以说是施工的重难点。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案,但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实际施工经验来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国内道路桥梁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林.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09):109.
[2]魏武强.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探究[J].江西建材,2019(10):125-126.
[3]彭浩.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28):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