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慧杰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 高平 048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极为重视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且注重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性,确保生产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尤其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不利于国家的建设与工业行业的长远发展。机电设备的投入使用能够使工业生产逐渐绿色化,其中自动化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优化了工业生产发展状况。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策略探讨
引言
机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具有精密性、复杂性的基本特点,因而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之中出现故障的问题并不少见,对于工作运行影响较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经济损失,乃至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我们既要看清机电设备为我们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同时也要做好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尤其是在当前机电设备应用日趋广泛,设备精密性、复杂性日益提升的环境之中,加强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更具必要性。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在具体运营过程中,相关的机电设备需要保持长期不间断的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机电设备会出现一定的磨损或者人为操作引起的机电设备故障等,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同时还会给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的重视程度。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顺利进行。第一,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可以有效保障煤矿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由于作业的工作总量比较大,同时作业环境复杂恶劣,若使用人工操作完成工作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机电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作业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避免机电设备故障引起工作的中断。第二,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确保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机电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很多零部件会出现磨损问题,经过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可以及时排除机电设备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强了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机电设备维修策略
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机电设备作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工业产业的发展。目前市面上的机电设别种类繁多,且不同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也各不相同,这也为企业在选择设备时造成了一定难度。选择机电设备时,应当注重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避免产生故障而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效率。在确保企业生产的基础上选购合适的机电设备。在购买完机电设备之后,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不足,很容易在操作机电设备时进行错误操作,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与运营安全。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提高生产人员的操作意识与工作责任意识[1]。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研究周边环境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影响,制定相应的使用方案,减少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2.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方式的优化
为了加强对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可结合实情,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优秀所必不可少的措施。在机电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之中,需要严格依照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各个环节的维护工作,分发维护手册,阐明维护程序,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章可循,切实提升维护工作的质量。在机电设备维修以及管理工作之中,必须明确机电设备的故障点、产生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经验结论,予以详细的记录,并建立一个综合性、高效化的维修体系。
将机电设备自设计至生产,由使用到维护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均予以整体化管理,使机电设备维修以及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全面化。将机电设备维修以及管理工作之中每一次所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故障及问题予以翔实的记载,经过阶段性工作之中,对记载中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加以统计分析,进而依照当前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针对性检修、维护。对于企业不同机电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针对现存的问题,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充分挖掘机电设备所具备的性能。
2.3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部分企业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在进行设备管理工作中仅仅根据规章制度使用设备,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无法展开高质量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同时随着我国机电技术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随之提升。这一发展也变相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对管理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以提升管理人员的机电设备相关知识,采用考核的形式让管理人员展示自身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确保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完成度。
3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措施
3.1?建立定点的检测维修制度
在实际定点维修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对机电设备的生产零件和部分重要缺陷进行检修,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潜藏在机电设备内部的隐患。更多的工作人员自然能够对事故进行全面地调整和维修。可以说,这种维修方式是动态性的。它的存在能够保证机电设备更加平稳和安全地运行。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专业人员更需要将“安全第一,看重发展效率”的理念融入生产体系内部。这样一方面要将多数定点维修制度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之后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包括设备操作岗人员、安全检查岗人员、技术岗人员和其他岗位的人员都要在默契配合之后才能够让设备更好地运行。多数人更需要在分析和总结报告之后反馈给负责人,这些资料也能够为后续机电设备的维修提供重要的基础。
3.2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别
1)故障维修,这种维修模式也被称作事后维修,通常是指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刻停止生产,展开有效维修。2)定期维修,是指技术人员针对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制定一系列维修计划,并且结合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行定期的维修工作,无论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一旦到计划时间后便停止生产进行维修。3)改进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是通过分析原因,从根本上对设备的性能和设计进行改进。4)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是通过检测设备状态,对设备的异常行为进行预判,进行及时维修,避免后期出现故障影响生产。目前使用较多的方式是故障维修,但是在进行故障修理时无法体现出预防故障的作用。在维修工作中,可以通过系统管理维修工作来避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得到满足。正因如此要更新设备维修方式,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机电设备维修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机电设备维修投入较大的关注度,并且选择合适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才能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避免出现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进一步提高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光.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08+111.
[2]陈杰.机电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方法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48-50.
[3]温春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2):80+82.
[4]魏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2):198.
[5]黄伟.机电设备点检管理的针对性及方法[J].镇江高专学报,2019,32(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