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线损管理效率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水清
[导读] 线损管理对于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是体现电力公司电能损

        陈水清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博罗供电局杨村供电所, 广东省 惠州市 516000
        摘要:线损管理对于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是体现电力公司电能损耗的关键指标。在具体工作中,电能设施的运转状态、系统的科学性和员工的专业能力等均会对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影响。电力市场持续发展,电力公司唯有综合处理现有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线损管理质量,方可为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对提高电能线损管理效率的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线损管理;有效措施
1 引言
        在配电网管理中,线损现象也被成为网损,即是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通过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的能量损耗,也就是指电导、电阻等有效功率的消耗。在线损管理中线损率是重要的评判指标,指的是线损电量与总共电量之间的百分比,是配电站提供的电量减去所售电量,结果即是配电网的线损电量。其中出现线损的原因众多,必须要采用相关的策略和手段加以控制,才能够保障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电力线损控制常见的问题
        2.1 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
        就当前情形来说,部分电力公司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对线损的管理还存在不到位情况,线损管理的职责未有效明确并层层落实,针对新技术也未得到科学的使用,对组织结构及管理系统的分析不全面。在具体操作中,缺少一个健全的线损管理平台或对现有的线损管理系统未很好的应用,未对客户的异常用电行为、计量采集的异常等加以监控,也未及时跟踪处理,进而造成线损管理问题的产生。
        2.2 责任意识
        在电力营销实践中,工作人员对基于网络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且缺乏对电力营销的积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电力管理工作中没有考虑到线性损害管理的重要性。有些工作人员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并不注重,对电力责任缺乏认识,这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得不到实施,出现严重缺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线损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用电的稳定性,甚至给电力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限制企业的发展。由于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缺乏工作人员的问责制,导致工作人员在电力营销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数据收集不及时、数据核对不准确、数据统计结果不完整,不仅妨碍了电力公司的发展,且为居民用电埋下安全隐患,这都是由于电力管理人员意识低下所造成的。
        2.3 电网系统存在无功补偿不足情况
        当前,电力系统主要采取在变电站母线安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和大容量配电变压器处,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式进行补偿,分散性无功补偿成本比较高,促使分散式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内未得到普遍使用。而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用电结构出现了一定变化,无功补偿不足,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促使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加大。如果电网内无功功率没有获得及时、高效的补偿,无功潮流在网上大量流动,将极大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固、安全与经济运营。
3 电力线损控制效率提升的路径
        3.1 完善制度
        在实际的电力营销过程中,与线损有关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执行电力营销管理措施造成的,这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络的正常运作。为此需要管理层应积极努力建立执行机制,以确保配电网络系统的稳定运作。管理人员应在工作过程中确保分配网络系统的合理运营。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方式建立监测机制,并对线损问题进行了及时检查,以确保电力管理有关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惩罚在履行职责时犯下严重错误的工作人员,并确保纠正这种错误,也应鼓励在建筑业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继续努力,为了确保分销网络的良好管理打下基础。
        3.2 严格执行线损管理措施
        有些抄表员为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减少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经常人为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估抄、错抄、漏抄,导致电力线损极易在短期内出现异常的波动,并且抄表周期不固定,甚至会长期异常,导致供售电量失真,无法有效管理分析电力损耗。目前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等计算机技术,使电量、电费抄读、计算、复核能够更加准确、同步,实现对供售电量准确性、同期性提升,还原电力损耗的真相。对用检、计量专业而言,需严格按照规范对电能表、互感器及配件等计量装置进行检查,以防在用电期间出现违规以及窃电的问题。通过按四分管理的原则和计量自动化技术手段,力争减少管理方面带来的损耗。某局2019年加大反窃电力度,查处窃电户1688户,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约2.11%。
        3.3 对于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实施分区的承包控制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合适的承包指标,使许多责任人在持续的工作后均可以完成目标。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线损管理承包机制较为繁琐,可以利用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监测数据,把实测信息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相结合,明确线损管理的基准值,然后按照供电荷载的分散程度、供电半径大小、设备运行情况等具体情况,与管理参数相乘的结果用作承包指标。针对不同环境的台区和线路,根据集中度、设施的情况好坏、地理环境差别和供电半径等诸多条件,调节不同的管理参数。针对部分条件特别差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与差异分析。在线损管理指标及责任人均确定之后,就应当建立恰当的线损考核控制办法。此外,在电网设备新建或改造之后,应对相关的接线图、配电系统图、设备台账及对应的系统资料及时更新。防止由于未及时更新而产生的参数信息不真实、不完整,进而影响计量采录和线损计算结果。
        3.4 实行精细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线损收集终端、电能消耗计量等设备设施,同时还要考虑到供电区域的线损特点,合理选择供电设备。其次要以精细化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配电网线损管理体系。比如按照供电区域、不同的电压、线路等及时收集线损信息,并将其反馈到相关的维修和销售部门,在供电企业的内部形成一套闭环的运行系统,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保障跑电、漏电等现象发生概率减少。另外线损精细化管理还要注重模块化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即是在线损精细化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化功能,借助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计算、综合处理等作为管理基础,保障线损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准确性。也可以对线损情况进行分区、分压、分线路计算,确保线损管理过程能够顺利执行。最后综合处理可以完成降损辅助、反窃电、数据统计归纳等任务。此外在线损精细化管理中,还要明确各个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具有职能,建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负责各个职能范围内的配电网降损任务,以此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工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人们针对美好生活有较高要求,如此使得电力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同样是推动电力公司经营的动力。在电力公司管理中,应持续创新管理方式,让电网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得以保障,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文章对电能线损控制效率提出了诸多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中针对电力公司而言,节能降损的内容较多,电力线损控制仅仅是一部分。所以,需要持续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司的提质增效和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武晓峰.电力营销中农电管理线损问题探析[J].农家参谋,2019(03):24.
[2] 潘炜.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智库时代,2019(01):32-33.
[3] 罗华生.供电营业管理中的具体降损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204.
[4] 付海容,刘海波.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增效优化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8(36):148-149.
[5] 唐荣忠.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对策[J].化工管理,2018(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