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期上   作者:孟莉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困境,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设途径,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大力开发内生型人才,还要积极吸引外来人才献身农业农村,建立乡村人才机制。

河北石家庄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   孟莉 050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困境,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设途径,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大力开发内生型人才,还要积极吸引外来人才献身农业农村,建立乡村人才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机制;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1.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困境
        1.1乡村管理人才不足
        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对乡村人才的虹吸效应,乡村振兴“管理缺人”现象依然没有根本扭转。随着农业农村的改革不断深入,各种关系不断调整与重塑,涉及农村农民切身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层出不穷。乡村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效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补齐管理人才匮乏短板,建立乡村人才保障机制,让有能力的管理者积极投身于农村广阔天地之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1.2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没有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成为空谈。在乡村建设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刚需。多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缓慢,各类信息相对较为闭塞,导致农业农村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没有得到重视。同时,农业农村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方面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农村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活动投入很少,使得很多人才开发的培养、培训计划有名无实。加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愿意到乡村去工作、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3乡村创新人才匮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整体上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滞后,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导致农业农村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农业技术等创新人才缺乏。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广大的农民只能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农业技术从事农业农村管理和生产。同时,更因农业农村发展创新人才的缺失,使得适合农业农村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农业科技难以推行,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重要意义
        2.1有助于乡村人才引进和培养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优秀人才,包括管理、经营、教育、科技、医疗、文化等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献才献智。基于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现状,客观上急需建立乡村人才机制,大力营造农村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既能帮助培养、挖掘农村的“本土能人”,吸引农村外流人才重新内溢到基层创业,激发出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比较稳定的内生性农业农村建设人才队伍,还能吸引更多高校、技校和城市的拥有“三农”知识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三农”人才奔赴基础发挥聪明才智,带动农民致富。



        2.2有助于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建立合理科学的乡村人才机制包括从选拔、培育,到管理和使用以及考核和待遇等一系列机制,能保证和保持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与常态化的各种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掌握多门科技,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快速由量变到质变,真正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能增强农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使农村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干则有满意报酬、退则有养老保障、进则有上升空间,不断提高他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性。
        2.3有助于农村工作平稳运行
        乡村振兴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农村干部人才因“趋利性”不但导致匮乏,而且外溢,脱离农业农村到城市寻找机遇实现人生价值是很多农村干部人才的理想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农业农村工作平稳运行和发展连续性需要稳定的干部人才队伍。建立相应的乡村人才保障机制,以机制留得住农业农村干部人才,以机制吸引外面农业农村干部人才,以机制储备农业农村发展后备人才,保证农业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创新性。
        3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人才机制途径
        3.1加快创新内生性培养机制
        乡村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干部人才的振兴。乡村是干部人才的巨大宝库,科学地挖掘、培养、培训本土干部人才,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干部人才队伍。本土人才了解本地乡风民情、人文历史,更乐意扎根本土,献身农村振兴事业。通过创新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知识培扶等机制,把乡村的管理人才、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科技能人的活力、能力及潜力激发出来,使他们在不同领域内发挥特长、钻研特长、提升特长、普及特长,打破常规、突破传统,以点、线、面的发展态势带动周围、周边农民农村脱贫致富。
        3.2加快完善选、育、机制
        选拔、培育一支懂农业、恋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人才队伍,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具体部署,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干部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选拔、培育机制,以机制选、育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广大村民信任的、能真正乐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干部人才队伍,而不是上级指定任命,更不是农村传统家族势力或明或暗的委派。
        3.3加快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乡村内生性干部人才队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骨干力量,从外部引进的干部人才则是新鲜血液,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为干部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从而形成强大的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引进外部人才,促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干部人才引进机制,包括管理、激励、关爱等机制,让引进干部人才在农村有实事干、有劲头干、有信心干,为引进的干部人才提供最适合的岗位,发挥他们最大化的才能。既要建立中短期干部人才引进机制,还要建立长效干部人才引进规划。 
        3.4加快构建带头人选拔机制
        通过一套与时俱进的选拔、激励和培训机制,将能力强、意志坚、素质高、视野阔的农村致富“强人能人”精心遴选出来,对致富带头人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培训工作,帮助致富带头人开阔视野、拓展发展思路;注重致富带头人经营成果和致富经验的就地转化与推广普及,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致富带头人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精准扶贫脱贫、农民加快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4.结语
        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当前实施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人才资源的困境,必须把人才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建立一套保证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供给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蒲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90-93.
[2]李宁.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人才强农战略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95-96.
[3]谭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制度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8(6):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