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崇阳县青山镇农技服务中心 湖北崇阳县 437500
摘要: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处于小规模的种植。近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对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仍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使水稻的产量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对策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作物,在我国的粮食保障和农业经济中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水稻种植上我们要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努力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促进水稻产业和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且在种植中要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寻找更佳良好的物理方法进行防治病虫害,保证食品安全,提高水稻品种质量。
1水稻种植技术
1.1科学选种
水稻品种是否适应本地区气候环境,生育周期是否适合将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和品质。通常情况下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种植制度,选择高产稳产适应能力较强,抗病性能较强的水稻品种。同时还应该保证所选择的水稻品种经过国家种子单位或者省级种子单位的审定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达到标准。选种结束之后应该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将种子放置在饱和食盐水当中进行漂浮选种,提高种子净度,选择使用低毒高效的包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1.2播种育苗
结合水稻种植规模确定苗床的面积,通常情况下苗床呈东西方向,苗床宽度应该根据覆盖薄膜的宽度综合确定。在苗床之间应该开挖一个深18~20cm的排水沟,以利于将苗床中的积水排出。播种之前应该做好苗床的翻耕处理和土壤消毒工作,并在苗床当中,施入有机肥化肥,土壤、化肥和有机肥混合均匀之后,均匀的填撒在苗床上。然后将种子撒播在苗床上,上方覆盖一层湿润的细土,覆盖地膜加盖小拱棚。水稻出苗之后,应该及时将地膜去除,并控制好小拱棚当中的温度。水稻移栽前两周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通风炼苗处理。等到幼苗生长到30~32日龄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1.3插秧
插秧分为了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两种,两种不同的插秧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于地块较小,不适合采用机械的种植地,一般采用人工栽插模式。而对于种植规模较大,地势较为平坦的种植地,一般采用机械化插秧。但不管采用哪种参与方式都应该保证秧苗质量过硬,严格控制好栽插密度,避免过稠或过稀。
1.4田间管理
水稻插秧结束之后,应该灌溉较深的水层,加速秧苗成活。水稻成活之后逐渐下落水层,保证田间土壤湿润即可,这样有利于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加速水稻分蘖,多分有效蘖。水稻进入抽穗期之后,应该严格控制田间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有较深的水层,避免脱水影响到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稻进入生长发育中后期阶段,应该逐渐回落水层,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保障水稻根系正常呼吸,这对提高水稻产量有很大帮助。在做好田间水分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施肥工作。通常情况下,秧苗成活之后,应该及时施入一次氮肥,加速秧苗根系生长。在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应该重施氮肥,确保田间养份供给充足。
2病虫害防治
2.1水稻病害
(1)稻瘟病。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稻瘟病是一种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的病害。该病害通常在植物的低根茎叶部分寄生。在患病初期水稻很不稳定,其最为明显的发病特征就是植物茎叶的颜色发生变化。在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过程中,首先在种植前期必须做好水稻品种的选择工作,尽量选择具备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在育苗之前进行消毒浸种,或者为种子包衣以防真菌感染的发生。(2)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
该病害通常发生于水稻孕穗期,一旦发生极容易导致水稻因枯萎而死亡。具体的防治措施为:选择具备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对水稻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在对稻田灌溉过程中不得进行深水灌溉,应当保证稻田具备一定的干燥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将5%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兑入45kg水后进行喷施,或24%井冈咪鲜胺粉剂40g兑入45kg水后进行喷施,从而达到有效的防病效果,在喷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准稻株的中部以及下部。
2.2水稻虫害
(1)稻飞虱。稻飞虱常常在早春时节或者干旱少雨季节迅速繁殖。与此同时,如果当地嵌入白背以及褐飞虱以后,一旦降水充沛,同时气温回升较快,也可以为稻飞虱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条件。①化学防治。如果田间存在稻飞虱,可以将40%的烯定啶吡蚜酮粉剂30g兑入45kg水后进行喷雾防治;如果田地内稻飞虱较为严重,可以将1.9%的甲维盐20g兑入45kg水后进行喷雾喷洒,进而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②生物防治。采用生物方法来防治稻飞虱,一方面可以对其自然天敌的保护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可以对稻田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还可以在田埂上铺设可以诱惑稻飞虱天敌的杂草,从而使稻飞虱天敌的数量得以明显增加,进而对稻飞虱的繁殖进行抑制。(2)稻苞虫。稻苞虫又被称为卷叶虫,通常在雨季具备最高的发病频率。稻苞虫以稻叶为食,如果水稻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常常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进而导致其产量的降低。在对稻苞虫进行防治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冬春季成虫羽化之前,将沟边、田边以及积水塘边的杂草铲除,从而消灭越冬虫源;另一方面,可以采用90%的敌百虫100~150g或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90~135g兑水45kg以后进行喷雾防治。
3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3.1加大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加大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宣传。通过派遣或聘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帮助水稻种植户明确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势,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相关理论和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使水稻种植户推行和实施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3.2加大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是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为推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系统化的应用,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提供技术支持等,促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如,适当地给予种植绿色水稻的种植户相应的补贴和奖励;鼓励和支持种植绿色水稻;加大对绿色水稻的购买等。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和推动种植户积极推广和应用绿色水稻生产技术。
3.3创建绿色水稻示范基地
制约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最大因素是种植户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够。可以通过创建绿色水稻示范基地的方式,邀请水稻种植户到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直观地感受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势。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要点、施肥和用药以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及时地对种植户对于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疑问进行解答,促使水稻种植户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通过有效发挥绿色水稻示范基地的作用,促使水稻种植户参与到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当中。
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提升小麦产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促进当地小麦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种植户应尽量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法,保证小麦的产量,避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任胜清.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2017(3):57.
[2]汪德初.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7):37.
[3]张海波.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97(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