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振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群众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强电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需要进行科学性、标准化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工程;强电施工;标准化设计
引言
强电和弱电一直以来都是电气工程的主要电力施工内容,强电系统的特点为功率高、频率低、电流量大,弱电系统则与其相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对电气工程的设计要求比较灵活,所以为了提高项目实际应用效果,需要专业的团队设计控制强电施工体系,明确图纸内容、规范操作行为。
1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概述
1.1 电气工程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中控技术与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对电气工程的使用越来越细节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的电气工程已经不是简单的控制系统。例如,居民小区的供电开关柜已经可以完成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智能短路操作,这种处理器还可以对供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控。电气工程的发展更加现代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筑行业就已经开始认识到电气工程的重要性,并将其设置为独立的工种。1992年我国建筑部首次发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并于2002年制定了《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随着我国“互联网+”政策落实,小区住宅或商用住宅的性能变得越来越智能,建筑行业也更加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1]。
1.2 电气工程的特点
目前电气工程的施工有以下几个特点:(1)节能性。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直以来建筑行业呈现出的粗犷式发展状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资源、材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电气节能减排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现代化建筑中,智能家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中央空调、声控灯、可视化门禁等,虽然使用便捷,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也会产生巨大供电需求,因此电气工程在建设时,应在不削弱其功能的基础上降低电力消耗。(2)实用性。电能在人类世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供暖、汽车驱动等。建筑中,电能通过变压器传输到不同区域,为了保证实用性,应该选用高质量、应用成熟的材料与施工技术。例如,很多新兴材料与实际工程项目的适配性并不高,很容易产生电气安全隐患。(3)安全性。对于建筑施工来说,电能只是一种资源,但是对于群众与施工人员来说,电能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因此,在电气工程建设时,要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尤其当前电路覆盖面积较大,甚至在各个建筑中都有穿插,施工线路应多分布在墙体内,提高设备电路的隐蔽性,做好接口防护。工程中的强电是一种电压在220 V以上的电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高压柜、变压器、插座等均属于强电系统;对于群众生活来说,交流电压为24 V以上的设备就属于强电系统,例如冰箱、照明系统、洗衣机、冰箱等[2]。
2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的主要技术内容
2.1管道安装与预埋
(1)管道预埋。在强电施工中,电缆线的分布量较大,要想保证强电施工安全,就需要对各类电线进行有效梳理,使其整齐排列在电线管道中。在此之前,应根据强电施工的设计方案,做好电线管道的预埋工作。此时,需要与土木工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要求做到对管道位置的合理确认,确保在施工完成后,电线管道可以与外部的连接管直接相连。(2)管道安装。在强电施工中,考虑到管道所处的区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优先选取PVC管作为电线管道的施工材料。虽然与钢管材料相比,存在易变形和老化速度快的缺陷,但其耐腐蚀性较强,适用于腐蚀性较大的管道安装区域内。对于管道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延长管道寿命,进行PVC管道铺设时,应合理设计管道铺设的路线,尽量缩短铺设距离,同时减少弯头数量,为后期的穿线工作提供便利。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做好管道加固操作,采取绑扎的方式,提升管道的稳固性。此外,进行分线盒管理时,应确保每个孔中的数量为单一数量,并且连接区域利用锁扣锁住。
2.2管道穿线在管道铺设
完成后,应做好管道内异物的清除工作,并且使用布料吸收管道内中的污水,待管道全部清除干净后,可在管道中均匀洒入滑石粉,用于提升管壁的润滑度,以免在穿线操作时,电线与管道内壁发生较大的摩擦,影响电线穿入速度,也可以有效避免管壁摩擦对电线的破坏影响。在管道穿线操作时,可直接反映出强电施工的质量。上述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后,便可利用引线分别将电线穿入管道,电线穿入时,应根据线路颜色做好区分,确保电线配置的合理性,保障强电施工安全。
2.3电缆敷设施
工为了确保电缆敷设的质量,应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选择电缆线,结合电气施工方案和相关的规定选择电缆线路的型号与规格,使其与实际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相符。同时,做好电缆线的质量检查工作,电缆线表面不得存在任何的损坏现象,以免在使用中威胁电气工程安全。在电缆线规划得到初步确认后,便可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对电缆线的有效使用期限做出评估,并且做好记录,为后期的电气工程养护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具体施工时,应注意,不得出现电缆线交叉排列的问题,在特殊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交叉敷设问题时,应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并且对交叉区域做出标记。
3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设施构建与设计技术
3.1设计满足耗电负载基准的变电机构
作为建筑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电施工不但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对此,施工人员在拟定强电施工方案时,应充分重视作业方法的选择与设施的构建,准确分析变电机构的耗电负载基准。在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应注重实现施工安全目标,标注各个配电室与用电装备,并在图纸资料中确定详细的耗电范围,为此后稳定施工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3.2设计建筑送电及照明体系
在强电施工过程中,送电机构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在保证送电系统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物的结构供电需求,且在照明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引入绿色环保原则。分析建筑送电及照明体系时,应注重充分发挥供电方案的环保性与节能性,满足建筑的送电要求。比如,在选择建筑物的照明灯具时,不能使用高耗能的白炽照明灯,应在照明体系中引入绿色环保技术,虽然节能的价格较高,短期内会增大施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节能灯可以为建筑物节省更多的电费,有效弥补灯型选择的成本亏损,提高经济效益。
3.3强化监管电气工程强电模块
当前我国建筑电气施工并未建立可行科学的监管体系,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同施工部门参与,无法保证监管效果,整个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部门不协调与合作混乱的问题,降低了施工质量水平,也影响了施工前期设计阶段的实施效果。对此,施工人员应全面分析检查施工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设计可行性较强的施工设计方案,保证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应针对强电施工情况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在施工模块中的操作有据可依。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对各道关键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手续,加大强电施工管理力度,注意强电施工中的各种调试,才能有效地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友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物业,2019(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