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雷冬
[导读]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也许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
        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也许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但裂隙问题短时间内仍然是最需要谨慎的问题,如果出现裂缝对整个项目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增强技术。除了加强管理,还必须根据相关要求严格执行每个施工环节,但是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必须特别注意施工细节,并在其中对人力资源进行标准化操作。本文基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公路施工;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裂缝防治是水稳基层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施工单位,应提高思想认识,把握质量控制要点,根据现场施工具体情况落实裂缝防治技术。从而推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升水稳基层施工质量,确保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预防裂缝的产生。
        1水稳基层的含义
        水稳基层就是水泥稳定砂砾层,是指将水泥作为一种结合料放入砂砾之中,通过一系列操作所形成的水泥稳定土。水稳基层具有高强度、稳定性强的特点。由于水稳基层的重要性,因此水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果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使水稳基层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2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2.1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首先,一些施工单位在水稳基层施工前,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安排专人开展原材料采购。其次,与材料供应商缺乏联系,材料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未按要求开展材料质量检测和验收,不注重获取详细和全面的数据指标,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被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最后,一些工作人员忽视对水稳基层施工材料的防潮防水工作,难以确保原材料综合性能良好,影响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提升,最终导致裂缝出现。
        2.2荷载冲击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荷载冲击,强大的冲击力使公路基层施工结构遭到破坏,降低了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当前,公路基层施工环境日益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荷载冲击,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所需机器设备等对公路基层施工结构的强大冲击力。工路基层施工结构本身就不具备负载重型机具的承载力,再加上这些机具所带来的巨大荷载冲击又是不规则的,而且会反复出现,这种冲击力之强,也导致公路基层施工结构被破坏的程度更大,甚至产生裂缝。
        2.3温度裂缝
        水泥的无机结合料内部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在外界温差的作用下,水泥的无机结合料内部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从而引发结合料体积的变化,产生温度裂缝。在公路施工的混合料中一般是含有浓度为5%左右的水泥,水泥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混合材料发生硬化时,水泥会发生水化作用,释放出很多热量,但由于混合料内部散热速度较慢,所以混合料内部的温度就会升高,温度越高混合料的体积膨胀就会越大。而水泥的外部容易遇冷发生收缩反应,内部发生不断膨胀的向外扩张力,外部不断收缩,产生一个强大的向内收缩力,这样内外相互作用之下就会产生裂缝。施工期间,外界环境昼夜温差产生收缩裂缝。由于外界温差过大,水稳基层内部的矿物颗粒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的反应,导致整个基层收缩,形成裂缝。在大部分情况下,外界温度较低,水稳基层会出现许多细小裂缝;外界温度过高时,出现横向裂缝。
        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加强水稳基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推动施工顺利进行,预防裂缝产生的重要策略。只有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保证施工效果,才能更好预防裂缝产生,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效益。然而调查显示,一些施工人员不注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没有严格按要求开展碾压施工,影响路基压实度质量提升。再加上不注重施工质量检测,没有及时修复存在的质量缺陷,容易导致水稳基层出现裂缝。


        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技术
        3.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与关键,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安排专门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增进与供应商联系,确保供货及时到位,材料质量合格。严格按要求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保证砂石、水泥、外加剂等材料质量合格。合理控制水泥终凝时间,一般在6~10h之间为宜。加强水泥终凝时间控制,有利于混合料拌和、摊铺和碾压施工。石料主要控制其级配和强度,严格控制含泥量并及时清理杂质,确保石料有效满足施工需要。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用于施工,以确保水稳基层施工效果,实现对裂缝的预防。
        3.2做好混合料拌和与运输工作
        根据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合理添加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严格控制用水量。此外在原材料添加过程中,要用电子秤对原材料称重,确保原材料添加质量准确。然后按要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混合料拌和施工。水稳基层混合料拌和生产之前,要提前备料并分析集料含水量。拌和前调试拌和设备,促进拌和设备最佳性能得以发挥。正式拌和前进行试验和试拌,抽检混合料是否满足要求,并合理调整混合料含水量,保证配合比设计满足要求。混合料拌和完成后用自卸车辆将其运往施工现场,合理控制运输距离,用篷布覆盖自卸车辆,防止温度降低过快,确保混合料综合性能良好。
        3.3 水稳碎石基层合理强度范围
        水泥稳定的碎石基层具有优异的加载效果,可以有效保证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品质与使用效果,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合理控制加载范围,计算水泥用量上限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其在稳定值范围内,可减少水稳基层因干缩和稳定的碎石基温而产生的裂缝。与此同时,水泥用量的下限也需要好好把握,以避免道路在长期疲劳条件下产生破裂。大量的研究数据均显示,4.1MPa是碎石基水平抗力的上限。减少裂纹的过程需要较厚的梯度。在混合比例的实际操作中,要使加载标准得到控制,才能性能良好。
        3.4按要求进行混合料摊铺施工
        混合料运往施工现场后进行摊铺施工。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指挥混合料摊铺,确保摊铺安全。按要求操作摊铺设备,确保混合料摊铺均匀、连续、缓慢进行,中途不得任意停顿。正式摊铺之前,有必要对下承层进行洒水湿润。一般选用两台摊铺机施工,采用梯队作业的摊铺方式。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确保摊铺速度、摊铺厚度、松浦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振动频率一致,还要保证两台摊铺机接缝平整。摊铺中要随时检查水稳基层的摊铺厚度和标高,确保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还要做好摊铺现场检查工作,发现不合格部位应及时修补,保证混合料摊铺均匀。
        3.5加强养护管理
        预防和控制道路建设中水稳定基地的裂缝,不仅可以加强原材料和施工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维护。重视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积累技术资料,加强科学分析,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技术措施。当通过滚动形成水稳定的底涂层时,一旦水泥表面达到稳定状态,就必须及时喷水,并且必须在大面积上进行多次灌溉操作。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灌溉。炎热季节高温时期应增加灌溉次数,以免因缺水而开裂。寒冷季节施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稳定水基的内外温差。
        结束语
        总之,水文基层裂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减少裂缝的出现,从而保障公路的安全性和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乔斌.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9):109-110.
        [2]贺晓波.关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方案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5):125-126.
        [3]张强.探究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8(06):65-66.
        [4]赵永胜.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建设科技,2017(05):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