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要点及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庆华
[导读] 本文通过结合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日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庆华
        浙江嘉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31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市政道路建设,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其给排水管道的建设,给排水管道的建设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市镇道路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因此,本文通过结合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日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
        1、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的重要意义
        市政工程建设是为了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的服务。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道的布置设计工作,这样才能使给排水管道施工水平得到更显著的提升,进一步有效应用更科学合理的管道施工技术,及时有效地发现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做好管道的布置设计工作,能够提升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充分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的需求,满足城市的排水功能要求,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从而促进城市化建设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另外,着重做好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用更切实合理的技术措施,这样可以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显著增强,尽可能有效减少返工重建的问题。同时确保管道的排水和供水功能更加优质,更安全稳定,所以相关部门和施工人员要高度关注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应用情况。
        2、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给排水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高效的给排水系统,才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给排水服务。因此,在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方案经济合理,施工阶段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施工质量。
        2.1结合地理环境
        在设计和布置给排水管道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地理环境,保证给排水管道施工不会给城市日后的发展带来影响。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会直接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有些城市内部的地理环境特殊,在开展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
        2.2结合人文条件
        在开展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城市的人文条件,必须结合城市建筑物的分布特点以及人口的集中情况。另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实际用水量的问题,保证城市管道设计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2.3设计多种方案
        综合考虑城市人文条件以及地理情况,制定多种管道设计布置方案,然后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最具经济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管道设计布置方案,保证管道设计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且施工过程不会产生过多的浪费。
        2.4突出设计科学性
        对于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来说,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为城市服务、为城市居民服务。这就需要在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性作为根本出发点,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因而应当将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大力加强城市相关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找出存在的制约因素,特别是要运用全新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进行设计,使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更个有科学性。除了要加强对城市功能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之外,也要更加高度重视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模式创新,应当应用现代设计理念制定更具有科学化的设计方案,强化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的综合功能。


        3、市政道路给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
        3.1给排水管道管材的设计优选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是废水与后期污水经过的重要路径,设计人员需根据道路工程建设条件来布设钢管、混凝土管以及插接式铸铁对接的充分,以为管路后续运行提供抗渗性与耐久性支撑。当输水排水工程处于流量较大的建设环境,应选用具有抗压能力与耐久性的混凝土管。如排水管设计处于地震或是多震动地带,应优先选择钢结构,其除了造价较高,能够有效发挥出耐震动与抗高压作用。如给排水建设区域属于酸碱度过高土壤,或是管道自重要求较高地段,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塑料管道,以发挥其经济性、抗腐蚀性、自重轻以及内部阻力小等优势。由此可以判断,给排水管道管材设计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因市政给排水管道材料所处的市场环境多元化发展,在按照管径设计大小时,如,排水管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应根据塑料排水管,来提高排水管作用实践的抗渗能力、缩小阻力以及密封性能。当管径超出800mm,设计人员应选用钢筋混凝土管,以为安装操作、造价控制以及管道运行抗腐蚀性能提供基础。
        3.2排水管道出水口设计优化设计
        新型城市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时,立交桥排水应按照原有城市管道设计与立交桥位置特殊性与重要性进行设计控制。此外,还应根据道路给排水管道自流、调蓄以及抽升泵站方式,来满足道路管网设施合理性与泵站科学设计水平。对于出水口的设计,相关人员应按照管道水体与地形状况进行分散或是集中布置。如,出水口所处的道路管道建设结构与地质构造简单,应结合经济可行性进行排水管道的分散设置。当所处的流水位置变化大且与管道水位距离较远,因设计建设成本较高,所以,应尽可能减少出水口布置,采用集中方式来提高设计工作开展效果。
        3.3道路排水设计
        3.3.1路基排水设计优化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应在充分掌握各个给排水设施使用现状基础上,按照设备布置构造与要求,来对路基给排水设备布置位置进行调整。排水设计工作开展前,应对建设环境的水文地质构造进行勘察,并收集所处地区降雨有关信息数据。此后,设计人员对路基排水条件有了清晰认识后,就可将工程建设的协调性进行设计优化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还要排水系统的布局内容进行标志,以为后续系统维护工作开展提供条件。
        3.3.2路面排水设计优化
        由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合理性与城市给排水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路面排水设计优化,应加大优化控制力度。首先,在设计灌渠系统过程中,应对汇水流域面积进行划分,以确定排水出路。其次,按照城市道路的垂直设计现状,对控制点高度进行设置,以保证集水区的水量能够及时排出。再次,要对路面排水设计使用数据、污水排放指标、地面集水时间、降雨回归期设计以及径流系数等进行严格控制。最后,按照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管道坡度与深度等设计。如,为满足排水要求,适当减小渠道深度。值得注意的是,路面排水设计还要综合考量城市近期与远期规划建设目标与现状,以对上下游衔接与排水布放进行预期调控。由于管道管径的设计偏差较大,因此,雨水、污水管道管径以及埋深,应作为工程近远期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否则,管道建设就会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交叉等不合理现象,进而影响给排水工程建设使用目标的达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和布置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经济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选择最为合理的管道设计和布置方案,提高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给排水管道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给排水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宗卫.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11-212.
        [2]陈来钱.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9):79-80.
        [3]徐海.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7):79-80.
        [4]李进家.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04):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