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合理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3期   作者:黄堂克
[导读] 超高层建筑是当前人们所推崇的最具时代性特点的建筑,其主体结构较为特别,且施工难度较大
        黄堂克
        吉泰诚(东莞)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超高层建筑是当前人们所推崇的最具时代性特点的建筑,其主体结构较为特别,且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该建筑相应的施工特点,做好关键性的施工技术操作,以便促使该建筑的整体结构设置更具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建筑企业能够持续性发展。基于此,以下对试论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合理应用
        引言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的这一环节是保证一项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施工人员以及后期建筑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言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人员最有必要的操作。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几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以便于高层建筑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1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重要作用
        建筑项目施工时,建筑的效用和质地受项目主要架构的直接作用。最近几年,由于不断增大建筑物规模和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效能的出现,也随之产生林林总总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样式。只有建筑单位充分做好筹备工作,同时在建设主体结构时采用优秀的施工技能和手段,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总体效用和品质。由于建筑物荷载和阻力最基本的承担方是地基,所以主体结构是在地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施工进行中,务必确保建筑物地基的牢固性和确定性以及建设工作可以把地基作为支柱。
        2施工作业的难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是一种具有大规模性质的工程,通常具有较长的作业周期。在作业期间,遭遇较为恶劣的自然气候时,如寒雪、暴雨等,给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施工团队应结合现场的自然条件,选择具有适应性的作业流程,挖掘作业潜在的应用价值,提升施工作业的可行性。与此同时,高层建筑作业期间,存在的难点问题有材料运输、水电等。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作业的具体需求,制定灵活性管理方案,以解决高层建筑作业带来的诸多问题。
        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3.1施工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技术是施工准备环节中的重点内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准备环节实行的好坏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要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施工测量的精确性。施工测量技术主要是对施工所用到的数据进行测量,一般是对轴线、标高进行数据的测量。如果在对该数据信息测量时出现误差,就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对高层主体结构中的管道井测量时,如果对管道的垂直度测量错误,就会使管道无法正常使用。在施工测量的过程中,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因素是较多的,有人为因素影响也有外界因素影响,所以为了保障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精确,在选择施工团队时应该选择专业性强的队伍,还要保障测量所用的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的精确性。在对沉降变形量的测量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时需要使测量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3.2建筑主体结构的加固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中,钢筋工程发挥着十分关键的效用。只有严控施工的程序并一直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加固技术的施工品质。第一是优选原材料,为了保证购买材料的品质和期望的品质和设想条件是一致的,员工购买原材料应该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供应商,同时检查原材料相关的工厂和资格证书。第二是核对原料标准。由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各式各样,因此采购前施工人员需要认真查看设计方案,择取合适的钢筋规格,详细思考衔接和焊合的方向,同时依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时间,尽可能地运用材料,有效防止浪费地同时提高收益。第三,合理地运送和储备。务必对运输到施工场地的钢筋实行采样和重复查看。

只有与品质标准相符合的材料才可以储存到仓库中。依据规格和样式的差异对钢筋实行分类和储存。第四,规范加工安装操作。依据施工的进程有规划地生产原材料,同时务必根据相关要求焊接钢筋,以此防止施工时严重毁坏材料。
        3.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在正式开展过程中,应该将维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主要的建设目标;另外,该建筑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也包含在施工要求之中。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按照标准化的施工顺序,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细节处理工作。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中,还有一项清水混凝土工程,此类型工程开展的目的,是对该建筑主体结构中出现施工缺陷的相关内容加以控制,或是降低其项目出现偏差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该项目的施工标准。另外,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也对该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建材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检查,以促使该材料的生产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合。
        3.4钢筋技术
        在实践作业中发现,高层建筑应用的建材主要成分为混凝土,基于其造价低、强承载力等因素,与高层建筑内部的主体结构工程需求具有贴合性。然而,混凝土材料具有抗侧力差的问题,应采用较为规范的技术,对其加以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期间产生裂缝问题,提升作业环境安全系数。为此,在混凝土中加入若干钢筋,采用钢筋笼的制作思想,以增强建筑抗侧力。在钢筋施工作业的实际应用期间,应明确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选择性能良好的钢筋原材料,并且有效收集供应商的供货价格,开展性价比的对比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具有经济适用性的采购方案,为工程主体结构作业的良好实施提供条件。在钢筋抵达施工现场时,应安排管理人员实施质检流程,以此保障钢筋质量。在加工钢筋的流程中,主要工艺项目有钢筋固定、预应力筋伸展、钢筋防锈技术等。此类工艺的实施,对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钢筋绑扎作业运行期间,实现方式多种,较为普遍的是人工、电焊。在实际捆绑钢筋时,应综合确定捆绑结点,并且全面检测捆绑牢固度等。钢筋作业程序,直接关乎高层建筑内部主体结构整体性能,对其稳定性、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3.5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是影响高层建筑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当前高层建筑作业中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在此施工技术中,更注重专业性与技术性,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在技术的实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建筑环境与施工场地进行实际考察与勘察,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对模板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加以应用。
        结束语
        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不断拔地而起。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紧跟经济建设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建筑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把握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以及质量的控制。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加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模板施工技术,加强高层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流程以及加强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通过这些方面来加强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葛立军.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21-122.
        [2]刘洋.贵阳某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3]赵英猛,王超,郭东方,夏寅欣,王立元.探索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优化与控制[J].施工技术,2016,45(S2):686-689.
        [4]唐文革,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市,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2016-10-25.
        [5]肖桂金.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7):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