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桓吉
青海,西宁 810000
62272619910225****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明显增加。相关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建设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随着各类建筑物数量的攀升,一些建筑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居住在其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现阶段建筑市场中频繁出现的一些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对并结合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经验,给出相应改善措施,希望能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安全性
一、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内涵
建筑设计能够承载基于正常情况的设备、家具、人流、自重等荷载,能够有效抵御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当遭遇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时,建筑设施仍能维持稳定状态,未出现建筑物坍塌等问题,这便是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水平、设计水平、建筑设施维护及实际运用等。一般而言,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必须注重以下要点:其一,安全性,建筑设计处于正常施工及使用情形下,整体及局部结构应具备一定承载能力,能够经受一定的破坏力作用,确保建筑物在遭受突发状况时能够维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在开展结构设计工作时,要将安全性贯彻始终,作为开展所有工程项目的前提;其二,经济适用性,当建筑设施达到安全性这一前提后,需从经济性及适用性两方面入手,对建筑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相应的使用效益;其三,耐久性,即建筑设施的使用期限。
二、当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时的设计方案对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重视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工程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对此,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完成设计工作,同时对于经验欠缺的人员,需在操作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让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娴熟地应用有关知识,从而不断增强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也需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摒弃无法实施的设计方案。为了防止后期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工程施工中要重视施工跟踪和监察环节,让工程施工平稳开展。
2、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在巨大经济利润的诱导下,有些施工单位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便采用劣质的建筑材料,质量没有达到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做出严重的违法行为,直接挪用购买建筑材料的钱或者盗窃工程现有的建筑材料,忽视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3、抗震能力弱
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抗震能力弱的情况,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建筑企业不能全面的认知建筑抗震,他们主观认为抗震即抗地震,地震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造成他们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忽视抗震能力,缺乏客观认识;第二,有些建筑企业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是,为了有效控制开支,降低施工成本,便私自减少混凝土和钢材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这样做可以减少资金投入,为建筑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各方面性能减弱。一旦出现大规模的震动,其无法承受,从而出现倒塌的风险。即使遇到小规模的震动,建筑结构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对其造成安全隐患。
4、结构设计本身具有不合理性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容易出现的因素如下:第一,结构设计人员自身不足的经验,不足的专业设计技能,这样的建筑结构设计结果将无法满足现实的状况,同样不可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建筑持续安全问题;第二,在实施设计的时候,建筑设计人员无法在设计工作中融入安全原因,在建筑经济性与安全性方面做不好平衡,容易捉襟见肘;第三,在实施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无法完美的衔接建筑结构的部分安全与建筑项目整体安全,甚至有时候会更偏向安全设计和部分结构,然而并没有全面的考虑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这些设计问题就容易造成建筑整体安全性不足,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1、增强人员安全意识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都应不断加深自身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若不能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则在建筑结构出现安全问题后,就会对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应派遣专业性较强,且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主持及把控设计工作。此外,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也需提高安全意识。在设计工作中,务必秉承认真谨慎的态度,熟练掌握国家提出的技术标准,前期配合其他专业参与建筑方案的确定,加强结构概念性设计,这样才能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加强工程材料审核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之所以有大量的不合格,是因为审核人员在审核的时候不够认真仔细,如果建筑施工是所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达到工程的标准要求,那么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不会达到使用的标准要求,所以在选择建筑施工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材料质量的合格。在收购材料的时候必须对所有的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分类。
3、提升抗震性能
现阶段,绝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采用的承重结构都是由横墙与纵横墙构成,其可最大限度的增强整体结构的承载负荷力。针对纵横墙设置来说,应确保承重体系的对称性与均匀性,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尽可能的保证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对称平衡,上下连续;且楼梯间不应当设置在建筑边域或转角位置,以防影响结构的稳固性。针对楼层高、钢筋混凝土配比系数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当双向布置抗侧力结构,增强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4、加强科技性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设计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设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技术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保证建筑机构设计整体的科学性。在建筑结构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对其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加大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要加强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来提升设计效果,同时,也只有高度融入科技技术才能保证设计结果的科学性。另外,在设计工作开展中不仅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实用性能以及外在的美观性能,还要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结构工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还可以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并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来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达到最大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不断反思以便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对设计进行及时修正,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安全性是所有的前提与基础,建筑结构设计中涵盖了较多的内容,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一旦建筑结构设计发生问题,肯定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让建筑项目的质量提高,设计人员要真正的了解到工作的必要性,提高辨别设计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的能力,在工作阶段中针对不同设计问题积累经验,增强研究建筑项目结构设计,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保证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马根.在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12):100.
[2] 张念华.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安全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