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
沂源县第一中学 山东 淄博 256100
摘 要:和谐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课题,遵循和谐教育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优化,协调教学各个环节,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就和谐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和谐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
引言
和谐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其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协调各种教育因素来让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学生个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和谐的教育目标。和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动态的教育过程,教师可以将和谐教育当成是教学原则,也可以将其当成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确保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和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和谐教育灵活应用其中。
一、和谐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民主原则
运用和谐教育要求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和谐的氛围,所以在课堂活动的实施中还应该遵循民主原则。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自身的觉得权威地位,多给学生表达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者错误的观点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而是要先倾听,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来做出进一步的引导,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精神[1]。
(二)激励原则
将和谐教育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正面教育为指导原则,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从而不断进步。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一旦发现学生的优点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通过语言、眼神的激励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协同原则
要实现和谐教育,要求教师要将各个教育因素协调好,要让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采取的教学手段都达到和谐的状态,形成良好的整体格局,这样才能顺利实施和谐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2]。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爱好等因素出发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时政热点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来说,也要深入研读教材,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来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各个教育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
(四)内化、外化原则
和谐教育还应该遵循内化、外化原则,对于事情变化来说,内因是导致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导致事物变化的条件,和谐教育中的内化原则就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来学习知识,接受和谐的教育,最终引起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的内在变化,而意识决定了形态,这种内因的转变会慢慢外化为行为,通过知行统一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和谐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也是和谐教育的起点,学生只有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教师才能更好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以爱换爱,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爱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3]。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及课外时间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和思想动态,并用心去呵护学生,做到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用爱和尊重来感化学生的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每当有同学犯错时,要避免当众批评学生,尽量私下解决,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关心。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教师形象,这样学生才能尊重以及崇拜教师,和教师形成和谐的关系。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由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这些领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各种提问能够准确做出回答,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施和谐教育还应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高中阶段的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快速发展,表现出自主性的观念,这时的学生追求平等,对于教师的灌输式说教容易产生排斥和抵触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并树立服务意识,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这种平等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积极向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处理,轻松将矛盾化解,维持和谐的课堂秩序,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自己将身心放松,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音乐、趣味小故事等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现学生发展和教育节奏的同步和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做好教学设计,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让教育节奏能够和学生的发展节奏达成同步和谐的状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深入学生内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这几个层面出发来做好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4]。例如在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内容时,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哲学存在以及哲学发展的具体形态,让学生知道和感受什么是哲学,并结合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来概括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学习方法,对哲学知识也形成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受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影响,学生仍然会觉得哲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太过深奥和抽象,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三、结语
和谐教学模式当前已经逐渐成为常见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呼吁和谐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也应该树立和谐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构建和谐课堂,给学生创建和谐、愉悦的教育环境,将各个教学要素形成平衡、协调的状态,以此来将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以此来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来做好教学设计,实现学生发展和教育节奏的同步和谐。
参考文献
[1]邓雨球. 浅谈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法制与社会, 2019, 000(014):189-190.
[2]蔡思敏. 和谐法治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明日风尚, 2018,11(20):24-25.
[3]陈莉玲.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的策略分析[J]. 科教文汇, 2018,20(14):187-187.
[4]叶俊延.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和谐课堂推进教育创新[J]. 成功(教育), 2019, 000(0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