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杨波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地理老师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情境,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杨波
        江西省横峰县兴安学校334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地理老师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情境,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角色发生改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初中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学习能动性得以发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全新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就需要清楚认识到地理核心素养的意义,确保教学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可通过把理论与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来凸显教育的本质,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培养好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1.利用多媒体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具体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规律性,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成像功能对地理图形进行分解演示。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地图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中的地质地貌,学生对地理现象和特点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地理图形获得,但由于地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对知识细节进行深入探索。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使世界风光与地理细节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海陆变迁这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学生很难通过教材文字以及静态的地图在脑海中形成海陆变迁过程,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运用拼图的形式将海陆变迁过程中大陆板块和海域组合在一起,并根据地壳变化将拼图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直观具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效果。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所展示的地球板块拼图将地理教材中的文字形成具体的图形,并根据拼图的组合变化理解地壳运动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利用多媒体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好的建模功能,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内容通过模拟还原其特征和规律,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环节的生动性。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原本平面化的地理特征变得立体化,也能够将静止的内容动态化,还可以通过声音与图像的配合,提高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火山喷发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建模功能模拟出火山喷发的一系列景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建立一个立体的火山形象,并根据火山喷发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立体火山形象能够更加深入学生的思想中,提高学生对于火山的认识。在模拟火山喷发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优势,将火山喷出的火的形态特征进行生动展示,还可以运用真实的火山喷发时的声音对模拟景象进行背景声音配合,从而为学生展示出一个真实的火山喷发情境。

学生在这个多媒体所塑造出的情境当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现象所带来的震撼,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利用多媒体使地理知识更具艺术性
        地理学科虽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中能够挖掘出较为丰富的艺术特点。地理内容涵盖了全部的地质地貌以及气候变化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这些地理知识的领会和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地理知识进行“形”和“色”的描绘,使地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感。
        例如:教师在讲到地壳变动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出一个艺术世界,通过学生对地理艺术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赞叹和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地貌发生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我国著名的青藏高原上曾经发现了只有海洋世界才会存在的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国一些海峡深处,还发现过古建筑遗迹等,这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变化对世界地理带来的巨大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功能,将这些化石的图片以及海底遗迹等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领略到地理的魅力所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形解析功能,将地理图片进行平面和剖面的设计,通过平面图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分布,而通过剖面图像为学生展示地理作用力对地貌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图形解析时,可以通过丰富的颜色对不同时期的地貌情况进行区分,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生物活动情况,在底层剖面图当中绘制相关的生物化石图像,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联系能力。
        二、利用生活实践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应当将地理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亲身体验效果。地理知识与我国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每个学生的生活当中都会存在地理知识的影子。初中地理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的这一特点,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上介绍我国锦绣河山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促使其能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例如:地理教师在讲到水资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我国目前的水资源蕴含情况以及水资源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进行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的讨论。教师可以提出课堂问题:“我国淡水资源在全世界的排名以及水资源的消耗情况是怎样的?水资源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在开展讨论后能够意识到水资源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水资源的实践调研,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观察,发现社会上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将水资源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当中,在学习当中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反思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教育改革目标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娟娟.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27):48-49.
        [2]郭光芬.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地理教育,2017(S1):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