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 王文
[导读]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共计40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共计40例,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参照组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参照组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参照组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于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其围术期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疼痛;康复进程;护理满意度
为进一步探讨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群体中,整体护理干预在其围术期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将以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共计40例,患者年龄以及子宫肌瘤直径均值分别为(40.07±1.47)岁和(7.13±0.34)cm。研究组共计40例,患者年龄以及子宫肌瘤直径均值分别为(40.02±1.49)岁和(7.11±0.37)cm。两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体征监测、健康宣教、体位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等等。研究组患者围术其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对其负性心理加以疏导,以提高其后期对相关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2]。除此之外,在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其健康宣教工作,以纠正患者对子宫肌瘤疾病的错误认知。②术中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整手术室的温湿度,对于患者的暴露肢体,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以防止其发生低温现象,同时进一步加强患者各项体征指标变化的监测力度,对于异常变化需要及时进行处理。③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加强患者的病房管理以及用药指导工作等,同时根据患者机体的实际营养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除此之外,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引导患者的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锻炼,以进一步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3]。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的康复情况,主要记录其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②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以及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和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均行t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时间分别为(3.37±1.88)d和(2.02±1.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1,P=0.000)。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时间分别为(5.34±0.91)d和(4.38±1.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8,P=0.001)。
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3.96±0.77)分和(2.8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0,P=0.000)。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77.68±3.45)分和(90.73±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05,P=0.000)。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主要由平滑肌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但是个别患者也可能会发生阴道出血以及下腹坠痛等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4]。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为子宫肌瘤疾病目前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和传统手术比较,主要优势为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但是为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需要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参照组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参照组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参照组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说明围绕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开展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加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需要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其围术期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冬梅.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6):181-182.
[2]朱月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特别健康,2018,22(15):156.?
[3]毛晓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158.?
[4]梁琪.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4):43.?
[5]石义菊.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25):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