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往来也更加频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港口的航道建设发展进程突飞猛进。只有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航道建设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相关部门一定要注重万韩现有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够促进航道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港口航道建设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适当的管理搓死,这也是关键所在。我国水路领域的内航建设路线复杂多变,自古以来水路交通运输就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十九代倡导“一带一路”的发展政策以后,互联互通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潮,人们开始注重对航道建设的工程管理工作。
1港口航道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更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我国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海洋石油平台的建设也促进了港口航道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港口航道的功能需求与日剧增。为了应对港口航道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在港口航道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下调整:(1)增加港口航道的数量。(2)扩建大型海航和内河港口。(3)建设多功能性大型综合港口。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难点工程,特别是大型港口航道的施工面对复杂的环境,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了满足港口航道建设的新需求,我国港口航道施工质量控制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逐渐的向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转型。
2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难点
2.1硬土質层的开挖与保存
由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的环境中有很多石块,并且石块的直径较宽,这样容易损害挖泥机。要更好地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施工人员要观察施工地区的地势和地质特点,并且了解周边的环境特点。正式开展开挖工作的时候,由于土质较硬地区的施工难度比较大,会影响排泥管线的长度,不利于泵机的有效运行;第二,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与硬质土破碎或裂缝有关。如果破碎岩石上面没有规则,那么就要使用一般的试样格栅,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堵口现象,从而有效地提升泵运行效率,还可以对泵叶进行改进,设置为小叶轮泵叶,并且使用四片吸口格栅,进一步缓解堵口现象。还要及时地做好监测工作,如果小于30钻就应该适当地提高泥泵的运转速度。
2.2使用平面和深度的控制措施
要更好地提高平面放样的准确度,需要配置专门的技术和施工设备,并且合理地控制好船。并且在计算机上面安装好疏浚软件,做好这些工作之后,还要将疏浚位置作为参考依据,绘制好电子施工图。这样可以深入地控制好施工工作。另外,还可以安装好潮位点,引入水尺和超位遥报仪,安排员工定期看护施工状况,并且有效地控制好实际遥报仪的工作效率。将检测完的数据上传到计算机上,通过疏浚软件来分析和研究,还要明确好缴刀头的挖泥位置与深度。定深装置是重要的仪器设备,要配合好疏浚软件来控制实际的挖泥深度,确保挖槽的平整性。
2.3边吹的施工措施
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所了解,并且了解施工周边是否出现潮流涌动的现象,由于机器设备结构重量比较轻,会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从而出现多次偏移现象。增加锚可以更好地避免走锚现象的出现。如果潮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就会影响管道的通行,比方说管道弯死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工程后期进展。
3港口航道施工关键技术
3.1试挖
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在正式的施工之前想要做试挖。试挖作业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执行,目的是通过试挖了解实际的工程情況,并调整施工参数,以确保航道挖槽的专业化和精准性。
不同的港口航道基础条件不同,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试挖过程中需要因港制宜,结合港口实际的环境因素和开挖情况分析问题,评估开挖风险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正式挖槽奠定基础。
3.2挖槽
港口航道挖槽采用信息化、专业化的挖槽设备。在正式开挖之前需要按照试挖的参数调整开挖设备,并以试挖的基础数据为参考组织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对需要迂回施工的区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开挖条件,并对漏挖的地方重新开挖。但为了避免对统一区域重复开挖,正式开挖要严格按照开挖参数调整船位。开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分析开挖情况,发现开挖问题技术补救,以防小误差发展为大问题。
3.3输送泥浆
泥浆输送是航道护岸工程中的重点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输送泥浆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护岸工程的质量。当施工不当时易引起护岸或码头塌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输送泥浆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时间。一些作业繁忙的港口来往商船较多,影响输送效率。施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输送泥浆的环节。一些老航道或繁忙航道可以采用水下管道敷设的方式输送泥浆。水下深度一般为2.5米,深度不足的位置需要重新挖槽,再敷设管道。输送泥浆的管道敷设前需要实际考察水下环境,了解地形,结合实际情况敷设管道。不符合管道敷设条件的采用其他方式输送,如船舶输送。船舶输送适合距离沿岸较近的护岸工程施工,且需要安排好进出航道的作业时间,错开港口航道繁忙时段。
3.4拓宽
港口航道扩宽一般从两侧开始。首先需要对原有的老航道护岸工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清除,然后开挖扩宽,最后结合海岸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对新航道两侧进行护岸。港口弯度不同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材料护岸,护岸的重点以护岸工程的安全性为首要原则。
3.5分道
港口分道是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原有航道的功能。分道工程需要增加和改善港口航道的基础设施设备,建立或增设新的航运设备,如基站。部分航道工程分道与拓宽要共同实施,在拓宽的基础上进行分道,提高港口航大的等级。一般航道拓宽、分道后需要加深航道,并对港口航道码头重新规划,对功能进行分区。
4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港口航道施工需要科学化的规划与精准的参数支持,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于工程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将各类影响因素最小化,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简而言之,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在于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为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实地考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准确测量港口沿岸的水准点和线路,依据设计标准精准的确定水准点的范围,并做好边桩的设置。混凝土施工时要加强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标准配比混凝土、运输、施工,并在施工中做好混凝土强度的监测及施工后的养护。对于一些繁忙的港口或繁忙时段的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和作业点,将港口航道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域,有层次的实施施工,以免对商船造成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航道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探索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鉴于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务必要科学组织港口航道测量、规划、开挖、疏浚与混凝土浇筑,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重点项目施工动态监控,科学的组织港口航道拓宽与分道施工,并结合不同港口航道的条件需求做好护岸工程施工,确保港口航道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更多的有利于港口综合开发与建设的施工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施工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明.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珠江水运,2015(15):56-57.
[2]覃永明.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智能城市,2019(19):181-182.
[3]高若嵩.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