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谭燕
[导读] 古建筑是固态的建筑艺术历史,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气息和历史气
        摘要:古建筑是固态的建筑艺术历史,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气息和历史气息使其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对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已经成为艺术和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古建筑的修复主要是对破损处进行修缮,尽可能保存建筑原貌,并对其进行保护处理。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拥有古建筑的城市开始重视并开展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本文对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加固措施
        
        1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原则
        1.1原样真实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修复工作尽可能最小干预古建筑的原貌。一方面,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供专家分析、品鉴。因此,还原古建筑的原貌是十分有意义的,它其实就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原有价值。
        1.2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古建筑文物尤是如此。只有古建筑与周围环境互相融合,才能体现出真正价值所在。古建筑修复人员在修补时应从细节入手,尽量不对结构做大的改动,而且要根据整体的环境对古建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古建筑和周围环境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彻底实现相得益彰。
        1.3发展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方式和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适度在修复工作中添加一些现代科技元素,使其更富有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
        2修复前对古建筑现状测绘
        在修复前,做好古建筑现状图测绘工作、保证古建筑现状资料的完整性,是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能否顺利进行的直接因素。(1)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现状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绘,准确绘制古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大样图等建筑图与结构图;将破损部位、破损程度在图上绘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对其裂、腐、歪、错、脱、残等进行勘查,也可进行拍照记录,从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色彩处理和建筑装饰等方面真实客观地记录古建筑的现状面貌,这些图像资料就是古建筑被毁损后需要进行修复与保护最直接的参考资料。做好对古建筑的现状面貌,包括其历史文化、建筑规模、外观风格、空间布局、人文地理及环境空间等文字方面的客观记载,保证古建筑档案资料上具备相对的完整性。(2)对古建筑确定是否“原状”和破损程度,进行现场勘测调查和鉴定。调查分析哪些是原有的部件,哪些是后加的部件;对破损程度和破损原因进一步进行分析,弄清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查阅档案和维修文献,确定修复时间,研究每次修理细节,为修复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古建筑维修与加固
        3.1木结构修复加固
        在木结构修复过程中可以利用水平拆卸的方式,将构建由上至下逐层拆掉,然后编号存放,在修配完成之后,在地面上先安装梁架部分,保证榫卯结合精准无误。而且在柱根归安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将梁架安装到原来的位置,如果原构件出现破损,可以利用化学加固的方式尽可能地进行修补。如果没有办法复原则可以直接更换,但是要保证新的构件必须与原构件的尺寸、式样保持一致。
        3.2砖石古塔修复加固技术
        1)抬墙梁法。

利用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支撑砖石古塔,此加固方式易拆除,且不会因拆除而损伤古建筑本身,使其具可再处理性,钢筋混凝土穿过原建筑物基础,未直接改变建筑物构件,对建筑物进行加固。2)墩式加固法。利用地下混凝土墩支撑整个建筑物,防止建筑物塌陷或沉降,使砖石古塔的重力作用于新土层,增加建筑整体稳定性。3)补充、改变地基材料。砖石古塔一般存在时间较长,地基部分材料易产生变化,使原有坚硬地质改变,釆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压力灌浆,增强材料颗粒间的咬合、内聚力,增加地基坚硬程度,提高地基承重能力,减少地面沉降,增加砖石古塔稳定性。
        3.3壁画修复加固
        在我国古建筑中有很多的壁画十分珍贵,古建筑壁画的保护对研究我国宗教历史和古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壁画再创作的过程相对比较严谨,如果出现细微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壁画整体的艺术价值,所以,在保护壁画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对文物原状的干扰。另外,在修复加固时也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人工干预,保持壁画的真实性和原状,保证壁画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得以完好保存。壁画损害产生的原因包括温度、湿度、土壤、崩塌等情况。所以,在壁画保存与修复时,必须要针对壁画保存的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壁画年久失修或者受到地震的损坏,可能导致壁画破损严重。为了抢救壁画要将原壁画揭取下来,并且将整幅壁画进行分装,工作人员要对截取下来的壁画利用恰当的方式进行修复,在维修完成之后,必须将所有的壁画结构放置原来的位置,避免壁画拼装出错。在壁画出现空鼓现象治理时,必须了解壁画的具体情况,根据修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判断壁画的损害程度,可以利用灌浆加固或者锚固补强的方式来治理空鼓损害。
        3.4瓦顶修复加固技术
        古建筑中所有的屋面大多数为瓦片构成,瓦顶修复应该严格保证瓦顶原有造型。在建筑物瓦顶修复时,应该严格按照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等规范要求的顺序、工艺进行修复,还应该根据整个建筑群体的角度进行判断,保证建筑物的瓦顶风格一致。在古建筑物中,如果屋面出现渗漏,很有可能导致坍塌,所以,必须要针对这些部位进行缓慢地揭开,然后判断具体的修复故障,如果是木结构损坏比较严重,则必须针对局部构件进行替换,不能轻易落架。还可运用“偷梁换柱”的办法,通过替换破损的木结构来完成修复。如果屋面瓦出现损坏或者是生长出大量的杂草,则必须对这些瓦片进行拆除、修复处理,在修复的过程中全部揭顶和揭瓦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有些古建筑并不需要大面积翻修,以免造成文物本体价值受到损失。
        4古建筑的加固措施
        在古建筑的加固过程中,采用打桩加固技术,通过加强建筑物周围的土壤密实程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建筑基础下沉。还可以通过土方填充施工,对建筑周围的洞穴进行填充,能够有效避免有机物对建筑基础产生腐蚀的问题。在土方填充时,应该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开挖深度和开挖范围,要保证远离房屋台阶,而且当地基出现下陷情况时,应该提前进行补救和预防。在建筑物周围可以设置挡土墙,保证地基土层避免出现慢性变形的问题,也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应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挡土墙建设方式。在加固修复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结构受力和结构抗震机理的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古建修复的科学性、保护性、可行性原则来还原古建筑的原始风貌,这样才能够保证古建筑结构的稳固,避免在地震中受到影响而出现倒塌情况。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原有的木结构会发生变形,引发折榫、脱榫的情况,所以,为了提高木结构建筑抗震的性能,必须要加强对于构件的日常维护,通过利用拉杆法、增加截面法、增加约束法等技术增强古建筑的稳定性。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古建筑的修复和加固,能够进一步保证古建筑的整体效果,让后人更加直观地见证历史,也可以为后续的古建筑修复提供必要的参考。总体而言,古建筑的修复加固工作应该采取预防和治理并重的方法,在对现有建筑的残损问题进行合理修复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对古建筑构件的保护,以获得理想的古建筑修复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基于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分析[J].翟艳燕.居舍.2020(13)
        [2]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探究[J].徐磊.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