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土木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工程项目规模逐步扩大,项目数量也慢慢增多,从整体上表明土木工程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和机遇,但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应当予以系统化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难度增大的当下,创新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势在必行。基于此,以下对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智能化;应用创新
引言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建筑产品的升级改造,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已被业内人士提上议程。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建筑体积大的特征,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创新源于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因此人们不仅更加注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对于建筑物的功能也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以及施工需求,对技术应用模式进行改进,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加快国内施工技术的创新。
1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定施工技术标准的规范不统一
中国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地区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制定了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标准,由于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随机性。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的亲身经历对控制施工质量极为不利。同时,部分施工建筑单位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建造已严重威胁了施工质量,并为后续施工和土木工程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土木工程验收标准不够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缺乏完整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由于施工技术制定标准的规范不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的参差不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由于施工标准的不同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1.2施工技术理论不符合实际施工条件
长篇大论的施工理论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想要做好土木工程必须依靠实践指导,但是实践的前提必须要有理论基础,所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土木工程作为一个施工整体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何选择原材料、怎样做到成本最低的原则、分线型分析和反馈分析该怎么完成等等这些都是土木工程的必须要求,但是我国当前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无法对这些内容做到系统分析。
1.3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规范标准的要求不足
施工技术的不规范使用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许多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一直是我国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与普通的建筑施工技术不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施工方法和程序很多,技术要求也很高。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许多施工人员不了解项目的施工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前期调查,这使施工过程非常混乱,有些项目工程的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因此,建筑工程公司必须提高建筑设备的整体质量,通过减少技术水平的差距实现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
2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
2.1创新土木工程深基坑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深基坑状况,由于这类基坑的深度较深,基坑壁周围的土层较为松散,为提高其稳固性,一般都会实施预应力锚杆管桩体系来进行改良,虽然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水位较高地区的应用,更是十分有效,但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这种深基坑技术效率并不太高,在施工效率上还有待提升。可针对预应力锚杆管桩体系进行一定的创新,逐步统一支挡结构和承重结构。
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搭建临时的支挡桩,如果能实现地下室墙体、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桩一体化,便可有效地解决效率低的问题,也可减少深基坑的施工成本。
2.2预应力技术创新
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外置预应力筋,对应预应力筋的粘合体,是一种新的创新技术,能够促进体外预应力的应用,方便管道后期的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施工控制,预应力在加强结构设计上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能够继续观察预应力在极限时的表现,实现新的创新,进一步体现预应力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2.3创新钻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这一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被应用,为了提高其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钻土灌注桩施工工艺,挑选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且要兼顾周围的施工环境。在应用钻孔技术时,需要先对钻孔机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能正常运行,由技术人员根据施工需求来进行调试,在进行钻孔之前必须保障钻孔桩周边的洁净度,并且通过精确的测量仪器来确认钻孔的位置,以提高钻孔的精准度。
3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创新策略
3.1实现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现阶段社会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可有效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土木工程的施工周期。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并未达到预期标准,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企业需借助相关资源对施工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专业能力进行强化,确保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作用。
3.2科学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应结合现代科技工艺,确保施工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手段较为多样化,能够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造价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以及促进施工单位的正常运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期间,第一项关键参数是土木工程造价,合理地应用高科技,能使企业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获得高效经济,同时节约大量资源,主要措施为合理应用新技术手段保证土木工程质量、降低人工和材料费用、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完善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推动项目发展,并且实现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
3.3加强对建筑智能化规划理念的优化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规划是指定施工方向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多变的特点,所以需要为建筑工程建立动态的智能规划机制,摒弃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应聘请专职的设计单位来对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围绕着相关技术特点和标准进行,不可以脱离具体标准。在确立建筑智能化工程整体的规划后,就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实施,尽可能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避免负面问题的出现,实现建筑智能工程的多元化。
结束语
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经济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势必需要实现应用创新,为此需要加大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发力度,对技术应用模式进行改进创新,推动建筑施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雒停停.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居舍,2019(10):8.
[2]周楠.浅谈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73.
[3]黄超.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江西建材,2017(18):113-114.
[4]魏耿博.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四川水泥,2017(08):158.
[5]付江.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