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鸿福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城市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城市建设建筑用水要求也明显提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全面了解工程施工中多个环节的需水量,做到建筑施工的科学用水。本文就将分析建筑施工用水的节水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用水;节水措施;水资源消耗;
如今,建筑工程施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也给城市建筑用水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建筑施工中的用水压力,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也更加重视节水技术的合理应用。施工单位需充分了解施工中的用水分布,分析现阶段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节水措施,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1施工现场应用水资源的项目分析
生产用水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现场混凝土施工中主要采取浇水和洒水等自然养护措施,在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时应提前1-3天用水润湿,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制浆液用水。现场施工机械用水、实验用水及道路冲洗用水也是生产用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用水主要分为办公室、厨房、浴室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主要分为室外消防用水和室内消防用水两部分。
2建筑施工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近几年,水资源节约利用取得了理想成果,应用节水措施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经济成本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施工队伍水平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问题。不同的建筑工地施工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导致我国建筑施工的用水概况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建筑工程施工用水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超量用水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的用水量过高,用水时并未制定科学的计划,未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在工程建设期间,建筑基坑内部地下水流失、水源大量流入市政污水管网,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如江水较多,会直接排放雨水,无法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施工中的很多环节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且管理人员并未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另外,用水设备老化较为明显,工程施工中水资源利用率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较差,建筑垃圾并未按照要求处理,重金属物质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因素均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且施工污水和工业污水在未经处理时便直接排放至地表,引发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3提高建筑施工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3.1科学规划,创建完善的建筑用水方案
若想增大建筑施工工地用水的利用率,可采用多种方法,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则需高度重视水资源规划和利用,设计切实可行的用水方案。首先,收集各类资料,建筑施工期间需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建筑施工地区的降雨量、地质条件和建筑施工期间的降水量,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其次,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科学设计建筑工程用水的方法。高度关注关注建筑中的废水利用和设计等环节。
3.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增大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这也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意识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建筑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也是如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较多施工人员的广泛参与,这也使得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难度较大。为此,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人员应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应用的现状,懂得珍惜水资源,加大水资源利用率。企业若想增大自身的经济效益,则要加大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施工成本与工程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工程领导也可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制定科学有效的奖惩措施。施工人员需要懂得节约水资源,主动参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培训工作,增强自身的节水意识,为建筑施工的科学用水做出贡献。
3.3合理应用现场节水技术
3.3.1生活区及施工现场节水措施
首先,在洗车池设置循环用水装置。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和雨水流入洗车池的积水坑内,经沉淀处理后便可流入二级沉淀池。二次沉淀后可直接流入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的水流入蓄水池后可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在生活区使用节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均采用节水型起居,大规模配置节水器具。在现场和生活区的用水器具上也可使用节水阀门,以全面发挥其使用功能,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在施工现场设置节水设施。施工现场需要创建再利用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梯级循环利用。项目部在场地内设置蓄水池,并沿环形路设置坡向蓄水池排水沟循环系统,及时收集现场废水、雨水和地下水,从高到低引入室外的蓄水池。过滤和沉淀后便可经由高压水泵、简易给水立管和现场给水管网送至各楼层,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应用于混凝土养护,擦洗车辆和场地绿化灌溉,全面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效果。
3.3.2撞击施工中有效的节水措施
首先,项目施工现场主要分为四个施工区域,且单个施工区域均应设置泥浆沉淀池。工程人员先要将泥浆池设置于区段的中央,待合适时机,将泥浆移动至区段的外侧,为废弃泥浆的转运提供便利条件。每一台钻机附近均需设置小型的泥浆沉淀池,自护筒的溢浆口位置挖一个与泥浆池相连的沟渠,保证排浆的效果。钻机钻孔和浇筑水下混凝土的过程中,排出的泥浆从护筒的溢浆口处直接进入沉淀池,之后以泥浆泵抽入泥浆池存储,工程人员可结合实际补充孔内的泥浆。
其次,在清孔的过程中要使用换浆方法,沉淀后的泥浆方可抽入泥浆循环池,再次利用。桩基施工中要避免泥浆外流,同时有效控制处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废弃泥浆应与渣土分类堆放,防止发生二次污染问题。工程施工期间还要求人员做好储水工作,确保施工用水可充分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最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清洗混凝土导管的过程中,要将清洗导管的水流入泥浆池,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3.3混凝土施工中的节水措施
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要使用新型的添加剂。混凝土搅拌施工中可加入适量减水剂,这样一方面可加大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用水量。在冲洗模板的过程中,蓄水池的水质无法高度满足混凝土养护的要求,但可使用蓄水池中的水冲洗模板,使其可满足施工用水的各项要求。
3.3.4砌筑、抹灰施工中的节水措施
砌筑和抹灰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源主要用于提前浇水和润湿砌块,砌筑砂浆搅拌用水、砌体抹灰前及墙体浇水润湿中也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砌块润湿用水和抹灰前湿润墙体的过程中,可采用蓄水池中的水源,搅拌砂浆时所使用的水源必须为自来水,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巡视工作,避免各楼层施工中出现水资源肆意流淌的情况,进而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3.3.5及时安装工程节水设施
安装预埋施工中无需使用水源,调试阶段用水较多,管道冲洗涌水量尤其如此。该阶段用水主要的作用是清洁管道,因此可使用清洁的自来水。为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实行系统分段试压,以免一次性用水过多,做到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试水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漏水的危险点,尤其是管道的接头和阀门等位置,清除漏水管段内的水,以此代替系统大修,减少水资源的过多损失。除此之外,管道试压后的放水也要与施工密切配合,以此全面满足施工用水的基本要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建筑节水较为系统且复杂,为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施工单位需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注重人员的培训,及时安装工程节水设施,以此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达到建筑工程的节水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利剑.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水措施[J].城市周刊,2019(7)
[2]王小花.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J].轻松学电脑,2019,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