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关晶波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以及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给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纷纷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整治,但是效果也并不理想,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翠桥路圣泓环保  067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以及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给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纷纷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整治,但是效果也并不理想,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环境检测是环评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环境治理的效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有只有解决环境检测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进而有效的提高环保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关键词:环评;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所谓环评,简单来说就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也就说监测项目实施对该区域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结合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而更好的保证环境原有的功能不被破坏,更好的推进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实际上,在环境监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只有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保护生态环境[2]。
        1、环境监测在环评中的重要地位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监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始终贯穿于环评中的重要内容,其次,环境监测工作是环评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做好建设项目施工区域环境的分析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才能保证可以进行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其次,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分布情况,能够为环评以及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而且还能及时的发现项目建设中环境污染事故,能够保证区域环境质量;最后,项目竣工后,可以验证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能够评价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目标,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
        2、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环评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环境保护的落实也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2.1环境监测方案实用性不足
        环境监测环境的开展,需要有相关的方案作指导,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但是实际上,环境监测方案在制定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实地勘察,导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偏差,缺乏实用性,导致无法为环评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无法准确的反映出该区域环境的特点。
        2.2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不高
        监测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而只有被法律以及相关监督部门认可,才能保证监测机构的有效。但是实际上,一些环境监测机构,由于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其自身的资质以及能力没有经过严格的认定,导致环境监测的结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法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3缺乏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和相关人才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在野外进行,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以及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无法确保和监督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施工问题,这是对环境以及施工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2.4环境监测质量考核工作有待完善
        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普遍存在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低的问题,这与环境监测考核工作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监测数据不准确,无法为环评单位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导致预测与监测之间的关联性不高,难以有效的落实环境保护,无法有效的提升环境的整治效果。


        3、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资质和能力的严格审查和认定
        环境监测工作对环评以及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为环评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才能保证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整治。所以首先应该保证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符合标准,也就是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资质以及能力的审查,保证其与项目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监测人员以及设备是否完善的监测,同时环保审批部门也应该加强二次审查,切实的保证监测机构的资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以及环境评价的实际需求。
        3.2保证环境监测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案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案,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在指定环境监测方案时,首先,需要让工作人员加强对实地的勘察,搜集完善的项目资料,同时设定合理的监测范围;其次,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分析和确定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并将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制定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将最终的方案上交监测部门,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检验并加以完善和优化,保证监测方案的可行性。
        3.3强化环境监测的监管力度
        环境监测工作效果要想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当地的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管力度,积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尤其是要做好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业务的监督和管理,结合环境监测计划中的具体要求,将环境监测工作的时间以及重点工作,上交给审批部门,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若有条件,可以借助GPS技术,来监测和预防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切实的提升监测工作的规范化,进而更好的保证监测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
        3.4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所以环评机构应该结合实际项目建设需要以及环境监测的实际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落实,保证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同时还需要做好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操作技能,使其掌握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水平。
        3.5加强对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的审核
        做好环境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以数据审核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测机构的质量与责任意识,同时加强质控考核,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意识,并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定,避免出现差错。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工作在环评中是最为重要的一大内容,是有效反应相关项目环保落实效果的重要路径,对环保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影响了环境监测的实际质量以及工作效果,所以就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3-5],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有效的促进环保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泽华,黄央央,曹宇峰.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733(10):153-154.
        [2]杜艳丽,李勤,谢凯.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7,14(26):107-108.
        [3]蒋颖,王永清,唐晓波.探讨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14(45):139-141.
        [4]桑泉瑞,段玉森,黄嫣旻.探讨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4(28):178-178.
        [5]蒋秋涵,郭传杰.环评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12(68):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