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消防装备的运用现状 杨孝和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杨孝和
[导读] 摘要:高层建筑由于高度高、层数多、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时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形成立体燃烧,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困难。
        垫江县消防救援大队  重庆  408300
        摘要:高层建筑由于高度高、层数多、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时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形成立体燃烧,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困难。火灾扑救的实践证明,种类齐全、性能优越的消防装备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消防救援队伍应注重先进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消防装备
        一、高层建筑火灾形势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1]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虽然提升了城市品位、节约了宝贵土地,但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难度。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机率也在不断增大。据统计,1998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36651起(平均每天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7起),共造成5195人死亡,516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8307万元;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十年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数量增长了10多倍。[2]高层建筑由于高度高、层数多、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时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形成立体燃烧,火灾扑救带来极大困难。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蔓延发展迅速、易形成立体火灾,且高温浓烟积聚、人员疏散搜救及灭火供水十分困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供水难、登高难、疏散难、扑救难”等是消防救援队伍亟待攻克的灭火救援难题。
        二、当前消防救援队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状况
        消防装备是消防救援队伍直接用于执勤、训练、作战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的各种器材、器械、车辆、装具的统称,它是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组成要素。消防装备是保障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在扑灭火灾和执行抢险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灭火、抢险救援频次越来越高,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发生地域的跨度越来越大,对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火灾扑救的实践证明,种类齐全、性能优越的消防装备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消防总队于2017年8月1日,在高度为175米的江北区江北嘴金融城3号T2商务楼举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南岸、江北、特勤3支高层专业队共27辆消防车、120余名官兵参加了演练,实地对高层供水车、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车、52米云梯车和78米登高平台车等先进车辆装备的实战性能进行了测试,现场组织官兵利用无人机、移动绞盘、电动上升器等器材装备辅助开展高层铺设水带测试,创新供水手段。
        湖北孝感消防依托消防科技创新,发挥社会联动力量,积极探索研发了“火场作战指挥系统”。[3]该系统是一种追踪室内外应急救援人员实时三维运动轨迹、方位距离、高度、姿态等信息的装置,用于辅助现场指挥员为迷途队员导航、确定遇险队员的位置并快速组织搜救。该系统通过将定位仪装置在消防员鞋垫中,并通过简易基站网络搭建的方法,实时跟踪战斗员信息状态,并且具有火场迅速建模、精确定位、轨道导航、救援报警灯功能,能为消防救援中提供科学可视化指挥,同时降低消防救援队伍在抢险救援及灭火战斗现场的伤亡率。
        贵州消防总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数字化预案、图传系统等手段掌握、分析、研判灾情,探索开展直升机、三维建模、火场定位系统、智能升降器、爬楼机、战备预留装备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实战测试与运用,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和“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技战术要求,着力破解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查情难、疏散难、内攻难、搜救难、登高难、供液难、联动难等难题。[4]
        江苏省消防总队利用无人机高空侦察,云梯车、登高车开辟外部救生通道,采取水泵接合器、举高消防车延伸等5种供水方式保障供水。
        云南省消防总队制定出台《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攻坚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坚持战斗力标准,明确力量编成和装备配备。按照“作战单元、作战编成、作战编队”力量建设原则,以灭火攻坚、救援攻坚、供水攻坚、指挥、保障等5类作战单元为基础,组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以实战为牵引,细化制定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标准和队伍携行装备标准,明确高层专业攻坚队出动时作战单元携行的侦察类、灭火类、供水类、救生类等10类,共计100余种器材装备标准,有效提升队伍科学施救、安全施救、规范施救能力。


        三、现有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运用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烟囱效应强,火势极易向上快速蔓延,甚至出现几层同时燃烧的局面,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一旦较高楼层发生火灾,除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直升机和举高车(高度也有限)登高外,大多数只能依赖内部楼梯和电梯。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从楼梯间登高的消防人员还会遇到向下疏散的人流的影响,从而更影响到战斗展开的时间。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旦内部自卫消防设施失效,在水泵接合器也无法使用时,消防人员就只能依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灭火,高层建筑铺设水带难度比较大。由于许多高层建筑可供铺设水带的途径不多,加上需要垂直铺设,还必须用绳索捆绑加固,因此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着火楼层较高,又用水带供水时,由于需要较高的压力,容易使供水线路上的水带爆裂,造成供水中断。而调换水带需要的时间将比铺设水带的时间更长。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坠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坠落碎玻璃片的重力加速度加上尖锐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消防器材的损毁,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现有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达不到高层建筑的高度,举高消防车、消防直升机作用有限。虽然举高消防车和消防直升机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先进装备,但由于受施展空间的局限,其作用也有限。受高度的局限,举高消防车一般只能救援相应伸展高度内的被困人员,或输送救援人员到这一高度的窗口,有射水功能的举高消防车也能向这一高度的喷火窗口射水。但对超过这一高度或建筑外墙无开口的火灾,举高消防车则无能为力。受飞行安全和停放场地的局限,消防直升机一般只能救援那些已经逃到直升机停机坪的被困人员,或输送救援人员到该处。对建筑内部的其他被困人员同样也无能为力。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组织开展了高层建筑供水试验,但高度有限,从理论上讲,各地所配车辆水泵供水到150米左右的高度是完全可以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他环节,如水带型号、接头、捆绑、分水器、水带铺设、固定等等,只要某个环节出问题就不可能成功。
        扑救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火灾,最有效的战法是采用“立体战术”,即从上部、中部、下部同时组织进攻,上部使用直升飞机、中部架设举高消防车、下部消防指战员使用随车消防梯或徒手登楼向火势展开进攻。
        四、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应注重先进技术装备的配备
        当前应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在装备的问题上,要从量少质弱向实用匹配转变,注重先进技术装备的配备。要以装备技术革新为突破口,研发用于高层灭火的消防直升飞机、超高举高消防车、高层灭火弹、单兵飞行器等技术含量高、实战能力强的高精尖装备;要大力加强超高层供水车、远程供水系统、单兵定位、无人机侦察等装备配备力度。同时,要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远程消防监控中心建设。
        根据实战经验的积累,上海、广东等地消防部门已经配备了较为先进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具备了应对常规高层建筑火灾的必要能力。首先,是压缩空气泡沫车的大量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灭火剂供给能力,供给高度大大增加,有利于超高层火灾的扑救,除车辆之外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泡沫,不仅要用于实战,训练也需要使用压缩空气泡沫。最后,要对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所需的重要装备实施模块化集中管理,避免现场出现装备漏带、装备型号不搭配、装备损耗补充不及时等弊端。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已投入高层灭火救援实战的消防装备还存在着诸多短板,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历经多次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实践考验后深刻认识到消防装备的重要作用,要着重从火场侦察、辅助登高、连续供水等方面的装备入手,如将带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运用于火场侦察以提高侦察效率,利用先进的远程供水系统以保证灭火救援现场不间断供水等,优化装备配备,加强装备革新,提升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2]张劲,刘明伟,李杰峰.浅谈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3]钟愿明,王方.湖北积极探索破解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中国网.2017
        [4]杨艳.贵州首次加入直升机进行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多彩贵州网.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