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子垚
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段,北京 1026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动车在我国国民的出行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CRH1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作业的辅助工艺进行探究,确保能够对空心轴探伤作业中发现的轴端螺栓断裂、轴端锈蚀及轮对轴承甩脂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CRH1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
引言:目前针对CRH1型动车组的探伤作业辅助流程主要包含,轴端装置的拆卸、轴端装置的重装以及探伤适配器的安装和拆卸等,由于在轴端装置的配装过程中所包含的类型相对较多,所以必须要对辅助工艺进行全方面分析,确保能够在普通轴端、带防滑保护装置轴端,带接地碳刷轴端以及带自动运行保护装置轴端等进行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可以提高相应的工艺质量。
一、当前CRH1型动车组空心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导致CRH1型动车组空心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CRH1型动车组运行以来,其运行的里程数已经达到了200万千米,按照现阶段针对动车组空心车轴的探伤作业周期规定进行探伤作业。在对空心车轴进行探伤的过程中,发现其辅助工艺作业流程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动车组空心车轴中很多带WSP的轴端轴承压盖在拆装的过程中导致螺栓出现断裂问题,其次是轴端轴承出现甩脂的故障频率也相对较多,根据相关统计分析,以2010年上海铁路局中上海动车段配属的CRH1型动车组为例,因为其发生的轴承甩脂故障,导致更换的轮对有18条,所以可以表明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轴端轴承甩脂故障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最后存在的问题体现在CRH1型动车组进行探伤作业的过程中,其轴端出现锈蚀的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而且由于在某些轴端盖上的安装螺栓会被接地线的卡座挡住,所以拆卸流程相对较为困难。
二、造成CRH1型动车组空心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出现问题的原因
导致辅助工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由于带WSP的轴端轴承压盖,主要通过4个安装螺栓进行固定,并且使用两个两联纸动垫片进行紧固,所以在探伤工艺的过程中,在拆除轴端压盖之前必须要先将测速齿轮拆除,如果不拆除测速齿轮,将会导致制动的垫片无法进行拆卸,所以导致实际的拆装工艺流程相对较为复杂,从而使辅助工艺作业过程中的螺栓出现断裂问题。然后是因为CRH1型动车组的轴端孔和轴承外围的挡圈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并且在探伤完成以后,将会有少量的耦合液进入到轴端的内部,而当耦合液的流入量达到了一定的限度值时,会导致轴承的油脂出现稀释问题,从而使轮对轴承出现高频率的甩脂故障。
最后是由于在CRH1型动车组中,接地碳刷轴承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紧固接地线的螺栓进行拆卸,然后再将接地线的卡座拆卸下来,从而可以确保将轴端盖和接地线进行分离,最终完成整个探伤作业流程,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因为不可以将轴端的接地碳刷安装座中其他两个螺栓进行拆卸,所以导致实际拆卸流程中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轴端的密封性能,因此在进行重新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轴端盖后出现水汽渗入问题,并且深入到轴端的内部,从而引起轴端锈蚀现象。
三、辅助工艺流程的优化措施
针对目前在辅助工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必须要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确保我国CRH1型动车组空心轴探伤作业能够具有更好的质量。首先应该对轴承的压盖拆装工艺进行相应的优化,由于在针对CRH1型动车组的轴端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轴端压盖的安装方式会对辅助工艺的工艺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对其安装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可以将原始的4个安装螺栓和两个两联动制动垫片的紧固方式,修改为4个安装螺栓以及4个弹簧垫片的紧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在后期对终端相关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更加方便,从而提高辅助工艺流程的施工质量。在针对改进完成后的安装方式进行拆卸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对测速齿轮进行单独拆卸流程,所以可以直接确保能够将测速齿轮和轴承压盖一并拆下。然后是需要对轴端的导流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通过对CRH1型动车组的轴端设计结构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应的实践经验,可以设计轴端的导流装置,确保当有液体流入到轴端以后,防止其过量影响轴端的使用效率,所以可以将非探头进入轴端,安装导流装置,并且让耦合液能够沿着导流装置排出到轴端外部,从而避免因为耦合液过量而影响轴端内部油脂的密度。最后是需要对接地线的拆装工艺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为了防止水汽进入到轴端的内部,引起CRH1型动车组的轴端出现锈蚀问题,必须要改善其密封性,针对现阶段已有的扳手规格进行研究,并且设计出了具有特制插口功能的扳手,同时制作了轴端的悬挂工装装置,而悬挂工装可以通过使用吊绳和圆形卡,把接地回流装置安装在轴端盖悬挂的转臂上。通过采用以上几种辅助工艺优化措施及改进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尤其是在针对压盖拆装工艺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不仅节省了拆卸和安装的时间,还能够保证其作业量相对减小。其次是通过对轴端导流装置的安装,不仅解决了因为在探伤作业完成以后,耦合器倒流的问题,还有效的防止了轴承甩脂故障的发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RH1型动车组的使用质量。最后是通过对轴端接地线拆装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能够避免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因为水汽进入轴端而发生较为严重的轴端腐蚀故障,根据研究表明,自此工艺优化方案实施以来,动车组从未发生过因为密封性能相对较差而导致轴端出现锈蚀的故障。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虽然我国现有CRH1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相关工艺流程的优化,即改善了辅助工艺的施工质量,又提高了整个动车组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小山.CRH1型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作业辅助工艺探讨[J].铁道车辆,2014,52(06):37-38+6.
[2]沈行伟,范小秦,谢仁昌,彭通亮.简析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43(02):57-59.
[3]张渝, 丁浩宇, 王祯,等. 油浸式动车组空心车轴超声探伤技术研究[C]// 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4]厉浩. 动车组空心车轴运用检修检测方法的探讨和建议[J]. 上海铁道科技, 201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