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叶信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叶信全
[导读] 摘要:做好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还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杭州中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做好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还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公用工程项目,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在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同时,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而有效提高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特点
        (1)以露天作业为主。通常情况下,市政公用工程中露天作业的工程量普遍在总工程量的80%以上,极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2)手工劳动与体力劳动居多。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但是依旧无法彻底摆脱人工操作,需要施工人员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此时,受到精力的限制,施工人员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的情况,导致操作失误的概率增加,造成施工质量与安全事故。(3)施工受外界的干扰严重。一般来说,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地普遍在城镇内,且工期紧、线路长、作业面宽。在这样的环境中,车辆、行人较多,影响着施工的顺利展开。同时,施工作业还极易与周边环境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多发。(4)立体交叉作业量更大。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来说,其专业性、技术性相对较高,且施工情况更为复杂。为了更好地满足工期要求,展开立体交叉作业极为普遍。在此过程中,若是管理协调工作未有效落实,会出现各个施工工序衔接不流畅的问题,从而引发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5)施工人员的流动性高。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量大、工序多样且复杂,因此需要的施工人员相对较多。其中,农民工在所有施工人员中的占比平均为70%,最高可达到90%,人员流动性更高。若是其缺乏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意识,则会导致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隐患增高。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素质较低
        现实中,很多项目的安全员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安全员安全意识淡薄,起不到安全管理职能,甚至有的项目安全员几乎全部由工程技术人员、预算员、试验员、财务人员兼职,安全部门仅安排资料员处理安全资料,项目部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2.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多种多样,而现实中主要存在问题为安全教育培训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不深入、无针对性。在项目安全检查中常出现一人签字笔迹、教育人又是受教育人、姓名张冠李戴的现象;市政道路项目的安全教育培训仅覆盖路基队伍,缺少同时进场的排水队伍的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资料;桥梁队伍工人和沥青路面队伍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一模一样,无专业特征,无针对性,泛泛而谈;缺少工人转岗安全教育培训,如挖掘机操作手驾驶推土机;班前会教育记录每天相同;“三级教育”中公司级、班组级教育伪造较多;特殊工种(电工、电焊工、吊车司机等)的安全继续教育跟不上。
        2.3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降低施工安全成本。降低安全投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采购劣质的安全防护用品;降低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精简安全管理人员;减少必要的安全活动。
        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通常来说,市政公用工程会涉及较为广泛的建筑范围,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充分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规范好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将安全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运行。

另外,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后,应该根据各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该体系进行优化,将各个施工环节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2制定市政公用工程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就当前来看,国内部分地区在开展项目招标的过程中,招标管理工作开展得不够到位,没有对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审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好项目总负责人以及分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和权限,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项目如果存在分包施工情况,各方必须明确以下内容:总承包方负有总责任,总承包方要明确各级分包方的具体安全职责范围,并且派驻专业的人员负责和分包方对接安全责任。(2)必须保证施工企业具备足够的资质。通过分析施工企业以往的工作业绩可以得出项目组是否可以有效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因此,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以及安全生产资质。作为施工企业来说,只有满足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条件,国家才会为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所以,作为业主,在招标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保证有足够资质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参与到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3)施工方必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作为施工方,必须定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不仅要对自己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训,还要对劳务派遣以及分包单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职责进行相应调整。对于特殊作业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并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3构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只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自身的安全责任,管理部门必须对项目管理职能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行为,构建符合市政公用工程发展的安全诚信体系。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监督行为的考核工作,保证监督更加有效。另外,积极构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还可以对市政公用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帮助施工企业优化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加速培养更专业、更适合项目发展的专业人才。
        3.4设立专门的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直接体现出施工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还对企业的市场任务拓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作为市政企业,必须对每一个项目的施工现场给予充分的重视,秉承集约高效的原则,建立一支敢于担当、熟悉业务、勇于负责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保证公共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以向着更加安全、文明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因管理水平不足等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如何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企业,都较为关注项目施工质量,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为了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桥.试论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56-157.
        [2]全洋帅.谈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142-143.
        [3]赵鹏.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0):166-167.
        [4]杨勇.广元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