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原材料抽检的几个问题 池小牛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池小牛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浙江盛泽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要有所保证,做好材料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乎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价值。在检测水利工程材料的时候,需要采用合适的取样方法,做到科学、可行,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对于材料的检测所获得的结果与工程材料的选择具有直接相关性。在取样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样品的真实性,还要使用先进的设备,且保证检测环境的适宜性。所以,在对材料进行实际检测的时候,对于各种负面因素要尽力排除,确保不仅对检测工作造成菇凉影响,使得检测结果误差最小,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原材料抽检;几个问题
        引言
        原材料抽检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实体的质量评定。针对不同的原材料种类,检测参数、取样方法及数量、相关检测依据和判定依据也不尽相同。在了解上述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原材料试验前后应注意的问题,便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从业人员顺利完成原材料抽检工作。
        1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的目的
        对水利工程材料进行检测,是为了保证工程中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如果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人们的财产遭到损失。现在的水利工程中,由于材料质量导致的不良后果不是很多,安全事故也是少之又少,但是,一旦有事故发生,就会对工程建设单位造成经济影响,甚至会有人员伤亡事故,严重影响单位的社会信誉度,各种负面影响的产生都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要使得水利工程质量不出现问题,切实地发挥工程的使用价值,就要对水利工程材料的质量严格要求,做好检测各种,确保水利工程材料的各项性能符合规定的指标,适合施工中使用,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关键。所有,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材料做好检测工作,保证材料质量,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试验的检测过程
        2.1水利工程原材料在购买阶段的检测
        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大,所以涉及到的原材料种类也非常多,比如水泥、沥青、碎石等。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对想要购买的原材料种类进行多方对比,在将成本维持在最低水平的同时要确保原材料的高质量,并且对生产厂家的许可证书、生产批号等进行核实和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再进行购买。
        2.2水利工程原材料进场前的检测
        采购人员对原材料进行第一次把关之后,还需要在原材料进场之前由监理师再次进行检验工作,首先确保原材料和检验报告的一致性,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当中使用,然后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的相关报告,不合格的原材料依旧不能投入到施工当中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施工中重点用到的原材料,要求商家对原材料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3水利工程原材料进场后检测
        在原材料进场之后,相关工作人员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质量不合格的这批原材料,需要撤离现场,将原材料返还商家或提出相应的赔偿。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原材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原材料的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定期检测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被不明情况的人投入到施工当中进行使用,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


        3浅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原材料抽检优化
        3.1取样的系统性
        原材料取样一般按批次进行,如水泥每200~400t为1个批次,钢筋每60t为1个批次,细骨料每600~1200t作为1个批次,土工布每5000m2为1个批次等。因此原材料的取样应根据工程总用量结合规范规定的抽检频率制定抽检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特点等分解细化至工程各进度节点上,有系统性,使主要原材料抽检能够贯穿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取样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对原材料检测结果的分析上,针对特定的工程实体,分批次抽检的原材料的检测结果不是孤立的,应进行系统分析,将各批次原材料检测结果与实体工程质量对应起来,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质量。针对取样数量,机械地记忆规范中的数字非常枯燥,而且容易记错或混淆。可与原材料的检测指标联系起来,在了解原材料每项指标所需样品数量的基础上,结合该原材料需检测的指标,简单加减即可。如岩石一般需检测密度、饱和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等指标,其中饱和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各需制取不少于3个φ5cm×10cm芯样,抽取的岩石厚度需大于10cm、长度一般需大于15cm、宽度一般需大于10cm。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等平面材料一般检测1个指标需1m2样品,排水板、塑料管材等固定截面积型材料一般检测1个指标需1m样品。
        3.2检测人员的优化
        作为检测人员,在明确检测依据和判定依据差异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两者的联系。一方面,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些产品标准既可以作为判定依据,也可以作为检测依据。如GB/T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可作为热轧光圆钢筋的判定依据,标准的8.4章节“重量偏差的测量”详细阐述了钢筋重量偏差的检测方法,同时可作为钢筋“重量偏差”检测项目的检测依据。另一方面,判定依据应基于特定的检测依据才有意义,检测依据一般可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不同行业标准之间都存在差异。单纯讲某种产品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标准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基于某种特定的检测依据才具有可比性。如混凝土回弹测强是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常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和水利部发布的SL352—201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7.1章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关于回弹仪的要求、强度推定公式、抗压强度的取值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个混凝土构件采用2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3.3原材料试验前后的注意点
        (1)试验前需查验样品状态。原材料样品从施工现场被随机抽取,到获得实验室唯一性编号后流转到检测人员手中,至少经历了取样、搬运、运输、制样等,试验前检测人员必须查验样品状态是否正常,如有无明显损坏或扰动、是否与厂家质保单一致等。检测从业人员只有在确保样品状态满足检测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开始试验,并在原始记录中明确记录样品状态。(2)确保检测依据的准确。检测人员在试验前需进一步明确原材料样品用于什么工程、工程所属行业、所选用检测依据是否准确,并清楚知晓不同行业检测依据之间以及与国家标准检测依据之间的差异,正确设定试验参数,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准确。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型工程建设,所以企业和工作人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尤其是对水利工程现场的原材料实验检测的阶段。确保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的质量,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进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对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军.水利工程现场建筑材料检测方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8):285-286.
        [2]邓有伟.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07):319-319.
        [3]刘何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7(10):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