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严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7700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需要在部分或者全部构件预制工作实施完毕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与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稳定的连接。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要将整个施工过程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并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总结与归纳,明确施工技术的重难点,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拓展有关施工技术的研究渠道,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创新,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能够实现传统建筑模式的改进,降低施工对劳动力的依赖,实现高效环保的建筑模式,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在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后也需要对其弊端有充分的认识,强化相关的管控工作,提升建筑质量,保证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有效性。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提升建筑品质
装配式建筑要求设计必须精细化,设计的各专业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各环节必须全过程协同,由此会提高设计建筑品质;采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精度和质量更高,误差以毫米计,预制构件的高精度还可以带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的精度;建筑、结构、装饰集成化、一体化,会大量减少质量隐患;工厂化生产更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集成部品部件、同层排水、管线分离、大跨度、大开间等技术的应用会提高建筑质量、增加舒适度,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1.2提高效率
预制构件制作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式建筑使一些高处和高空作业转移到车间进行,同时不受冬雨期影响,即使没有搞自动化,生产效率也会提高;施工安装采用了更多的专业化施工设备和工具,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1.3节约材料
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免抹灰、免支撑、免外架,从而减少材料消耗;集约化、模块化装修与交付毛坯房由住户装修相比会节约大量装修材料;工厂化生产利于钢筋边角余料、混凝土剩余残料及废旧模具的回收再利用。装配式建筑可节省材料20%以上。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关键点
2.1灌浆技术
灌浆料只有通过现场制作才能完成,而搅拌机是主要的制作机器,在实际搅拌过程中,首先将水泥等材料加入搅拌机中,添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静置完成后开始灌浆操作。10~40℃是最佳的灌浆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对整体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灌浆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阳光的直面照射,尽量在初凝的15min内使用完毕,且搅拌的用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坚持用多少搅拌多少的原则。在灌浆的处理过程中,将水洒在构件表面,不仅能起到降温、润湿的作用,还能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冬季施工注意保暖,一旦温度低于5℃时,施工过程要停止。在预制墙板合模过程中,准备灌浆施工,通常采用套筒灌浆方式,以套筒底部为起始点,按照预留PVC灌浆孔开始灌浆活动,灌浆料从PVC灌浆孔流出标志孔内已满,可以用软木塞塞住灌浆孔。在灌浆完成4h内避免预制墙板震动,能够有效防止裂纹出现。
2.2设计技术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设计缺乏精细,造成多次修改的现象。其次,缺少对设计的整体把控,可能导致设计环节之间的冲突。最后,设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强。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广泛引用,很多设计者缺乏经验,无形中消耗了诸多的人力与物力。在构建的加工环节中,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原设计师因工作问题而无法脱身,或者发生跳槽现象,其无法完成具体的交底工作,以至于问题出现后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2.3简化低设防烈度区或低层建筑的连接形式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的都是整体装配式结构,结构构件的连接均采用套筒灌浆和后浇混凝土等湿连接方式,尤其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连接,大多是线连接、面连接,且点多面广,对施工成本和效率影响较大,因此研发新型的、便捷的可靠连接方式势在必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第5.8.5条规定,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纵横墙板交接处及楼层内相邻承重墙板之间可采用水平钢筋环锚灌浆连接,这极大简化了连接形式。低设防烈度区或低层建筑的地震作用较小,应和高层建筑有所区别,期望规范按照上述思路,探索诸如干法连接、干湿混合连接等更多的简便连接方式。
2.4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要点
当开始安装阳台时,为降低安装难度可在其表面添置吊环或直接进行吊装。吊装时应严格把控吊装速度,使其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待吊装至预计位置0.5m处稍作停留,与最终位置进行对比,确保位置无误后缓速下落,严格依据控制线将阳台板安置到作业面台上。随后对阳台板位置稍作调节,待位置准确无误、满足设计标准后,借助螺栓等零件将其固定起来,同时借助支架将其支撑起来后,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提升其稳定性能。浇筑结束后直至强度超过设计标准的70%才可撤销支架,这样做可以确保阳台板组装质量满足设计需求,从而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而叠合板的安装步骤与阳台板安装流程几乎相同,因此施工人员可依照安装阳台板的方式对叠合板进行安装与质量检测,以确保叠合板安装质量达到设计标准,进而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2.5预制飘窗的安装施工要点
在整个项目工程中,对预制飘窗的安装同样非常关键。安装过程可以借助吊装法,待吊装至设计位置后借助螺栓之类的组件将其和预制板连接起来,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在吊装至设计位置后稍作停留并与最终位置进行对比,确保位置无误后缓速下落。此外,将飘窗位置固定后为其浇筑混凝土,以此与其他部件紧密连接成为整体。
2.6预制楼梯板的安装施工要点
楼梯对整个建设项目来说同样极为关键,尽管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都已配备电梯,然而当意外发生时楼梯仍然是唯一的消防通道,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建筑内人群的安全。所以在安装楼梯板时,项目工作者应详细依照设计标准、工艺流程等开展工作,具体标准和其他构件安装标准类似,然而不同的是,楼梯板位置确定后必须对其采取支撑防护措施,以此保证其稳定性能达到设计标准。
2.7墙板吊技术
根据吊环位置设计起吊点,有效连接外墙板的预留吊环与钢丝绳,加强对构件质量以及外观的检查,一切准备就绪后起吊,将构件匀速缓慢吊起,确保不会损坏预制墙板边角。在停止降落的过程中,要在操作人员的辅助下完成,操作人员使用镜子对下层预留连接钢筋进行观察,直至安全降落到垫片上。同时,检查钢筋与孔是否完全对接,在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线坠的作用,确保安装的垂直程度。
结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需要在部分或者全部构件预制工作实施完毕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与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稳定的连接。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要将整个施工过程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并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总结与归纳,明确施工技术的重难点,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拓展有关施工技术的研究渠道,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创新,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潘希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0(1):65.
[2]王海峰,徐宁,安鑫.装配式建筑竹筋外墙板的适用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9(32):94~95.
[3]张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