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信号维修工作与可靠性技术 陈振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陈振
[导读] 摘要:在铁路运营阶段,做好信号维修工作有着积极地意义。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电务段  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摘要:在铁路运营阶段,做好信号维修工作有着积极地意义。本文针对可靠性技术内容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加快技术更新速度、检修基地的建设、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途径,其目的在于优化现阶段铁路信号维修工作体系,提升铁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信号;可靠性技术;维护时间;可靠度;有效度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在铁路运营过程中,依赖于准确、及时的指令来调整行进速度、行进方向,以此来确保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在铁路信号处于运行故障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维修,有利于降低故障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轨道交通环境的安全性。而可靠性技术的融入,有利于铁路信号标准化作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加快故障检修速度,延长铁路信号系统的使用寿命。
        1可靠性技术内容分析
        1.1可靠度
        靠度是指系统、机器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这里所提的规定的条件是指:规定的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维修条件、使用条件以及完成规定任务所规定的时间。可靠度R是完成运行任务所需时间t的函数。假定系统运行阶段共有总数为N的元件参与到工作当中,运行t时间后有n(t)个元件失效,则可靠度可用下式表达:R=f(t)=(N一n(t)〕)/N,这也是用来评价元件基础性能的参考条件之一[1]。
        1.2维护时间
        在维护时间分析的过程中,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简称MTBF),其定义为对于可修复的设备,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称为MTBF。铁道信号设备绝大多数属于可修复的设备,常使用MTBF这个指标。MTBF与可靠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MTBF=R(t)dt。其中R(t)表示可靠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函数。(2)平均无故障时间(简称MTTF),其定义为铁路信号系统中无法进行修复的设备,在出现故障问题之前,所持续的总时长时间,即设备的平均生命周期[2]。(3)平均修理时间(简称MTTR),其定义为铁路信号系统中的设备,在出现故障问题之后,所需要的总修理时间,即设备故障后的平均停机时间,假定μ为设备维修率,那么MTTR=1/μ,计量单位为h。
        1.3有效度
        所谓有效度是系统在某一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几率,在对有效度A进行求解时,也可以利用到如下公式:A=MTBF/(MTBF+MTTR)。在铁路信号维修工作中,进行可靠度技术的应用,其主要目的便是提高信号故障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可靠性技术在应用阶段,对于数据信息的精准度和真实度有着较高要求,这也是优化检修体系的基础所在[3]。
        2铁道信号维修工作中融入可靠性技术的途径
        2.1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提高所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而提升维修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于管辖区域内信号系统节点位置、天线高度、信号设备种类等内容进行统计,借助数据库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存储,以便于后续数据信息的提取。第二,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将其进行简单分类、剔除错误数据、重复数据等,最后将汇总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主处理系统当中,从而为维修队伍编辑、责任分配等工作的进行待定基础,提高采集数据的使用价值[4]。
        2.2加快技术更新速度
        通过加快技术更新速度,能够为可靠性技术更好地融入奠定基础,从而规范铁路信号维修工作流程,提高检修工作的开展效率。

铁路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研发两种方式来提高现有技术丰富度。在外部引进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市场中流通的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定期进行汇总整理,对于技术的适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选择综合性价比较高的的技术进行引进,提高信号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而内部研发则是铁路局投入资金组建研发部门,这样研发出的内容具备较高的针对性,可以更加契合目前系统运行需求,使信号系统运行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2.3检修基地的建设
        通过做好检修基地的建设,可以加快信号设备的维修速度,缩减MTTR时间。相比于基地检修,现场检修受到的限制条件较多。而且检修工具、检修环境的差异性,很容易导致检修时间延长的情况。对于铁路运行而言,这也会增加轨道交通运行阶段的风险性。而检修基地设施齐全,环境稳定,可以提高检修工作开展的有序性。为确保可靠性技术的顺利融入,在实际检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信号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应尽量进入到基地进行检修,如果无法进入基地进行检修的信号设备,则可以采用轮换修和中修来辅助现场修,以提高现场检修速度。第二,做好施工组织的优化建设工作,做好施工组织水平的管控工作,从而提高检修工作开展过程的有序性。
        2.4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
        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能够持续完善信号维修工作体系,提高维修工作的开展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梳理,使其可以具备初步的条理性,随后对于作业流程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应对时间、检修人员数量、检修队伍分级情况等)进行补充和替换,使其可以成为较为完整的作业体系。在体系推行的过程中,再对检修体系中的内容进行不断补充,使其可以得到不断完善,直到形成契合信号设备维修工作推进的应用体系,从而提高标准化作业模式的有效性。
        2.5积极引进先进设备
        通过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可以提高信号设备运行阶段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系统运行阶段的有效度。铁路局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市场运营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市场内新入的信号设备进行采集,以周为单位对于信号设备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对于先进设备的适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选择综合性价比较高的的先进设备进行引进。如果所需采购的设备配套设备较多、金额较大,那么可以采用分阶段引入的方式,从而提高信号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2.6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通过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信号传递质量和速度,减少信号传递故障的情况。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做好相关人员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信号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减少人为失误的出现。同时拟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在故障问题出现后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提升系统的防卫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提高所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快技术更新速度,能够为可靠性技术更好地融入奠定基础,做好检修基地的建设,可以加快信号设备的维修速度,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能够持续完善信号维修工作体系,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可以提高信号设备运行阶段的稳定性,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信号传递质量和速度。通过将可靠性技术融入到铁路信号维修工作当中,对于提升铁路运行稳定性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冰.铁路信号系统故障维修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1):66-67.
        [2]陈继新.浅谈铁路信号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2):190-191.
        [3]刘俊杰.论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维修工作中的运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02):64-66.
        [4]陈鑫.铁道信号维修工作与可靠性技术[C].河南省金属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145-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