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规划展示馆
摘要: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和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们生产、生活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地上地下管网铺设各自为政、管理混乱,隐患严重。
关键词:城市建设;市政设施;共同沟;综合管廊
前言
雨果曾在《悲惨世界》里写道:“人类历史反映在下水道的沿革与变迁中……”在国内,有人形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是“埋在地下的政绩”。共同沟曾被戏称为“市长工程”,只有在政府主要领导特别重视时,一些在新城新镇建设的综合管沟才能顺利实施。眼下正是梅雨季节,很多城市遭遇内涝,上演了一部部看海的故事。
一、共同沟的历史渊源
有一座近千年的古城赣州,从未被水淹过。赣州古城的整体规划,处处贯穿着古人防患未然、规避洪涝的巧妙构思。即使在水塘遭遇大面积破坏和填埋,也仍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保护赣州的百姓。赣州古城地下的福寿沟和水塘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共同沟最早见于法国,1832年巴黎霍乱大流行,为了改善城市环境,1833年在城市道路下规划建设了规模宏大的下水道网络,同时开始兴建共同沟。由于下水道断面相当大(宽约6.0m,高约5.0m),就在其中接纳了给水管、通讯电缆、压缩空气管道及交通信号电缆等公用设施,形成世界上最早的共同沟。
我国兴建共同沟的案例,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但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沟”,当属1994年在上海浦东新区修建的张杨路“共同沟”。之后,北京、天津、连云港、泉州、深圳、广州等,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修建了“共同沟”,但还没形成气候;一些城市对“共同沟”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如南宁、杭州、苏州等。由于城市中各管线单位已建成了各自的管网系统,如果要修建“共同沟”替代直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先期做更加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协调,尤其在旧城改造中,应主动推动同期进行共同沟的建设。相比之下,在新城区进行共同沟的建设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应更加大力推进。
二、共同沟的定义及优势
共同沟是指设置于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共同沟又称为综合管道或综合管廊或综合管沟。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主干道、以及规划的大型城市组团或建筑群内。由于共同沟前期投入极大,许多城市为追求短期效益,往往不愿大规模采用,但共同沟的理念是适合快速发展的城市的。
和传统直埋相比,共同沟具有以下优点:共同沟可减少道路开挖的次数,从而保证了路面畅通,保持路容的完整与美观,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2-3倍。共同管沟能有效缩短管线施工的工期,还可避免盲目施工所引起各种管线的损坏,使管网故障率减少到最低程度。
共同沟埋设管道的空间利用率高,能进入内部作定期巡回检查,并可随时进行换修,因之各管线间的故障及相互间的影响大为减少,还可以全面回收旧管材。有利于管沟内各种管线的运营管理和集中维护,提高工程的综合质量和投资效率,抬高管理层次。
三、我国共同沟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城市地下市政空间技术的进步也在持续发展。市政综合管廊技术应用在国际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其技术演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改进提高。设立地下管网信息库与共同沟,进行集约化管理,是最佳的选择。共同沟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共同沟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共同沟”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
四、泰州市共同沟的发展现状
2012年,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泰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11-2020)》,在泰州市老城核心区、南部新城、高港城区中心、滨江新城布置了各等级、类型的综合管沟,形成四个独立发展的综合管网区域。远期通过南北向的综合管沟干管布置(青年路——泰州大道——扬子江路和东风路),将老城核心区、南部新城及高港区连接,形成集约化的市政管网系统。为规范市政管廊的建设,省住建厅出台了《江苏省市政管廊建设指南(试行)》,为市政管廊建设提供具体指导,我市也在筹措启动城市地下公共管沟试点工作。2011年,医药园区在园区四期厂房下利用厂房地下室试点建成地下公共管沟,管沟长1公里,空间宽、高4米*4米。管内建有消防、照明、通风设备,敷设强电及弱电、供水等多项管线,采用园区统一建设管沟,各管线单位自建管网或投资代建,自行管理维护且有偿使用的运行模式,为各类地下管线的运行维护提供了借鉴。根据现有规划,老城区东进路段(中百一店——金鹰)600多米将规划建设地下通道,建议共同沟与此次地下通道的建设相结合,推进我市共同沟的建设。此外,在有条件的位置,道路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修建大型共同沟。在旧城改造中,道路狭窄、地下空间有限,可将具有共性的管线归纳在一起,采用小型共同沟敷设。
五、共同沟的发展展望
未来的城市将是地上城和地下城所构成的一个“高效率”的整体,共同沟将成为沟通地上和地下的重要纽带。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达到一定阶段时候的必然产物,它不单单是为地上服务的,同样也是为地下服务的,它不仅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管线维护、改建和扩建对地上的影响,更有效地为地上服务,而且应当结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共同沟的建设纳入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建设当中。
发达国家共同沟建设的经验表明,共同沟在安全性、道路的畅通、城市管线的共同管理以及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发展共同沟,在功能上,要适应好现代城市的全面建设;在建设上要利用地下空间的有限资源,这就需要通过实施统一的规划,使其与现代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综合管沟投融资及费用分摊问题,建立良好的管理、运营和维护体制与机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通过有效的管理,借助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共同沟,将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