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质量对于城市发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市政工程开展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基于此,以下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引言
市政工程中的道路与桥梁施工不仅仅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形象,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如果道路与桥梁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还会给市民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那么就需要解决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
1软土路基的特征研究
在开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项目当中,工程单位需要着重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进行有效的处理。工程公司通过深入地研究分析软土地基的具体特征,其中国内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会含有较高水分。此外,软土地基内部的空隙也较大,并且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承载力较小,会就有一定的压缩性。地基的附近经常会有一些河流和湖泊,这些河流湖泊的水会逐步渗入到以及内部,进而导致河流湖泊周围的土质松软,含水要较高。并且在国内的部分市政道路建设现场当中,由于该区域每年的降水量较多,因而地层内部的水分也较高,这就给道路的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施工困扰。道路建设公司内部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分析软土地基时,经常会发现地基内部的土质松软,土壤内部的颗粒间距间隙也较大。因此,无论是何种软土土壤环境内部,经常都会存在较大的土壤间隙问题。在外力的冲击下,造成地基变形,以及明显地压缩土壤内部的空隙,这样就会将土壤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此外,地基整体的结构形状也会产生变形、结构体变小等。如果工程公司在建设公路前期没有加固地基,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道路安全事故。地基内部自身的透水性较差,并且内部的含水率较高,进而对外界的自然降水吸收能力较弱。经常会软土路基的表面出现一些渗水的问题,长时间地浸泡公路路面,这样就会产生公路路面的病害。
2软弱地基给市政工程带来的危害
2.1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较弱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如果施工方遇到了软弱地基不加以处理,那么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软弱地基与寻常的地基最大的区别便是硬度较低、密度较小,因此软弱地基承载力较弱。然而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极高,只有地基具备了较高的承载力才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才可以确保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如果施工方在软弱地基上直接施工,那么便会造成建筑设施发生沉降的现象,甚至会在施工中出现塌方问题,从而导致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出现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损失。
2.2触变性与流动性比较强
在处理软弱地基问题时不能采取常规的手段,因为当受到额外因素的影响时,地基的稳定性将无法得到保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地基变形,软弱地基的硬实程度会被大大降低。我们需要强化对于让软土地基变得更牢固的技术,这样才能使地基更加稳定。
2.3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施工中沉降量较大
市政工程如若在软弱地基上进行施工那么必然会发生沉降事故,出现这一原因,便是软弱地基较为松软,一旦受到外力影响,便会出现形变现象。因此,在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建设中,由于道路桥梁给予地基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地基的承载力,在软弱地基强度不够时,便会出现沉降现象,这样便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局部地方出现断裂现象,从而影响道路桥梁在交付后的使用质量。同时,一旦道路桥梁由于软弱地基出现沉降现象,那么在后期的维修和施工过程中也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就解决软弱地基这一问题,便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3.1换填法
软弱地基的形成原理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者土壤较为疏松。这对软弱地基的这一特点与情况,可以采取换填法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换填法主要是对软弱地基中的土壤进行置换。在实际换填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软弱地基当中存在的不良土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将不良土质挖除,使用碎石或者其他类型硬质土进行换填,这样软弱土质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实际利用换填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施工流程得到改善。
3.2强挤法
当道路下方的土层是粘性土或素填土的时候,或者土壤的土质空隙较大时(即软弱土质),我们就可以采用强挤法。就是用夯锤或者沉管的方法将管锤放在土中,让土体都被挤到两侧,同时在管内放入填料,如砂、碎石等。这样就可以让原地基和形成的桩体组合成复合地基,并且因为土体被挤压到侧面,地面会突出隆起,间隙中的水压增强,在这种水压力消失后软土的强度也会相应的提升。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排水性能良好,在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它的缺点是噪音较大,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所以改进其噪音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
3.3高压喷射注浆法
该方法最初起源于日本,是在化学注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是利用钻机专控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入到土层的相关位置之后,采用高压设备把浆液处理成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来对土体造成破坏。该施工技术有着操作简便以及施工成本低的特点,对于软弱地基的性能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该施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比较差,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在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基础上,进行地基处理方法的针对性选择。
3.4固化法
在市政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固化法的形式。固化法主要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材料,将此类材料混合制作成为固化剂,将固化剂投入到软土层中进行搅拌,这样可以实现软土的快速凝结。制作成为相应地下桩排,使得地基的韧性得到保障。在具体固化法的应用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深层搅拌方式与压力灌浆方式等。在软弱地基处理中,通过对固化法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可以缓解地基的透水性问题,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地基强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固期间,要保证搅拌的均匀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加固效果。如果在软弱地基中存在许多杂质、杂质较大或者有地道存在,那么不适合使用固化法。
3.5强夯法
在采用强夯法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强夯法主要是采用重锤在一定高度落下,夯实土层并让地基得到迅速固结的模式,并且具备经济快速以及对设备要求低的应用优势。但是在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时还会产生非常大的噪声,对于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谨慎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保障施工场地的干净跟整洁程度。随后标出第一个夯点,测量场地的高程之后通过重锤机,让夯锤处于夯点。
结束语
道路建设单位给软土层增加砂石,给道路表面铺设一层砂层来增强软土地基内部的排水能力,将土壤内部的水分排出去。此外,市政道路建设单位在开展建设工程作业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水泥、固化剂与软土相混合,再搅拌,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材料,以此来提升软土的硬度和强度。
参考文献
[1]高金乐.分析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31):19-20.
[2]艾军军.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172.
[3]王鹏.探讨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131-132.
[4]张元林.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数码世界,2018(05):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