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基于此背景,结合状态检修相关技术特点,对当前的铁路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加以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状态检修;铁路设备;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状态检修应用管理等领域的使用愈发广泛。状态检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是指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并根据预知的故障信息合理安排检修项目和周期的检修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百度百科:状态检修]尽管这项技术在结合先进技术检测以及对铁路设备的基础状态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优势,但在当前实际的操作过程和细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技术应用中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一、铁路设备设施管理检测现存问题分析
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检修技术已经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因而在现阶段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开始显露出在设计、系统、施工以及检修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铁路运输稳定性不够
传统铁路在设施设备上较为完善,能够适应多种运输管理。但在运输过程中往往存在震动较大、稳定性不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铁路运输造成了影响。如在大型机械设备的铁路运输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军事设备、民用设施设备对于铁路运输稳定性的要求较高,这是因为大器械设备所要求的高精度以及高强度的制造加工需要在较为平稳的操作空间内进行可控运输。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幅度较大的震动,对运输质量和速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设备管理中,如何保证铁路运输的稳定性成了问题的关键,结合铁路相关设备的建设特点,发现加强检修质量是一条途径,因此在对铁路设备的状态检修过程中应该注重检修质量,可以将动态检修与静态检修相结合。一方面这些检测可以对铁路设备当前的状况和实际的运输负荷进行全面掌握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对设备的检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先进的状态检修设备和技术。
(二)、恶略气候导致铁路设备易损耗
由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川藏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天气因素影响,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温度较高、铁路设备易出现损耗、故障等问题,会对铁路的实时运输造成影响。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排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高温的原因而导致的铁路设备变形和损坏,人工检测不够及时,且容易遗漏,从而在实际铁路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抛锚、裂轨等暂停铁路运输的现象,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和设备,能够在各种严峻天气、恶劣环境以及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对铁路设备系统进行全面实时的检测,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问题,减少了传统人工检查维修中由于工人的疏忽而导致的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三)、铁路设备检测精度较差
在早期使用铁路设备进行运输传送过程中,由于技术引进和操作要求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在铁路地轨以及相关车厢的部件构造的准确性制造中无法达到理论上所要求的精度。其原因在于铁路设备内部的硬件对接上存在着差异,往往出现加工元器件与制造元器件在生产轴承上不匹配,对于铁轨内部的精细构造在制造精度上还不够。与此同时,部分轴承的操作对于工作人员投放原料和进行温度控制上的要求较高,而部分工人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在准确度上大大下降。此外,在对使用后期的铁路设备进行调整维修时,需要维修工人对铁路设备进行分离拆解操作,在此过程中的拆解分离操作不当导致在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时,铁路设备内部生产硬件对接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铁路设备所生产的线路器件是对生产标准的良好检验,由于机械设备、人力操作以及后期维修上的差异导致在铁路设备在检测、维修过程中无法达到所需的要求,这更需要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来满足这些精度要求。
二、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在数字化时代当下,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铁路设备管理的状态维修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优势有:可以将原有的由人工检测维修的操作全部交给机器操作,减少铁路检修工作人员的作业量;利用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化操作、自动化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本,提高了铁路设备管理中的效率;先进的状态检修控制下,可以将铁路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实现分区域、分时段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有效延长了铁路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年限。在结合具体实际的情况下,状态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状态检修减少人员占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在状态检修模式下,铁路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工作操作中心内部即可实现对整个铁路相关传送运输设备的一体化操作,减少对于铁路设备内部的干扰和频繁进行拆解、分离等的操作。状态检修可以结合远距离无线信息传输设备,对铁路设备内部实行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在软件配置上运用最新的物联网控制程序,在操作上实现随时监测、随时检修、定期监察等工作。对铁路设备的磨损降到最低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稳定性不足、避免控制力不够的问题,为铁路的运输提高一个良好的硬件运输环境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机械设备的动力浪费和能源消耗,提升了铁路设备的运转传输效率。在安全保护方面,由于全设备都经由控制室控制,并在安装了紧急断电程序的基础上,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工人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保障,并将铁路运输设备、铁路传送设备的损坏风险降到最低。
(二)、状态检修推行科学养护模式,大幅提升铁路设备性能
在传统的铁路设备管理系统中,由于在封闭式的操作下,铁路系统与外部的铁轨系统并不能及时的将维修和检测时的工作流程与检修完毕后的技术保养有效区分开来,导致铁路设备老化、旧化等问题的产生,这对铁路设备系统内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折损。在先进状态检修下,可以及时掌握铁路设备的全面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包括时间、流程以及维修内容的合理设计),比如采用最新的状态事故排除检测技术,可以将维修进行分区域流程化进行,在生产加工区域只进行润滑剂的加入,而在清洗区域则只进行清洗操作,可以有效减少铁路设备内部系统的污染。将清洗区域设置在对铁路的检修后的阶段,有利于大大提升对于内部铁路器械的清理程度,同时又避免了在铁路设备在状态监测阶段进行清洗对铁轨以及相应的铁路设施表面造成形状上、精度上的影响。
(三)、状态检修促进铁路设备创新发展,统一集中管理铁路设备
先进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高频率、高发点的故障实现重点监控,深入分析故障原因,研究新技术解决问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隐患,确保运输安全。例如在状态检修过程中,发现铁轨轴承运转达不到精细控制。传统的铁路设备在铁轨轴承上使用的是滚球式钢珠联轴器,这种联轴器对于铁轨前端生产部件的控制较好,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但在后端的铁路浮动式推进中,由于铁轨前端固定的控制性能,导致后端的推进和联动较为困难,对于整个轴承的运转操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状态检修时发现这个问题后,经过研究分析,将铁轨前端的滚球式钢珠联轴器改进为双联动珠丝轴承联动器。这样一来,前后联动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加强,后端的接触钢球式推进减少了前端的阻碍力,前端联动的同时能够有效带动后端连轴器件的共同转动。这个改进有利于提高铁轨建造的精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检修的效率。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推动了人们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促进了铁路设备的创新发展,使铁路设备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不断满足越来越高要求的运输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铁路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是保障铁路交通运输的关键因素。状态检修可以在不损坏铁路相关元器件的前提下,对铁路相关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区域性的检测和维修,最大限度的保障了铁路设备的安全性,同时有效提升了铁路设备的相关运转效率。
参考文献:
[1]孔飞, 陈治朋. 铁路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和讨论[J]. 西江月, 2014, 000(003):486-486.
[2]张岐锋. 状态检修在低成本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00090-00091.
[3]杨树青. 铁路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28):1286-1286.
[4]王俊新, 贺小明, 闫秀峰. 火电厂基于状态检修思想的设备管理模式实施研究[C]// 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 0.
[5]黄建林. 铁路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7):00263-00263.
[6]赵珍. 基于铁路设备状态检修的几点建议[J]. 建材与装饰, 2014, 000(05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