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汽车物流精益化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樊星星
[导读] 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
        摘要: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的桥梁,更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对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汽车物流包括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的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和生产线的物料管理、整车的发运等。
        关键词:供应链环境;汽车物流精益化管理;
        我国汽车物流由于起步较晚,一些物流管理还不太完善,因而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从而导致国内的整个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幼稚。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是加强行业分工,零部件生产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都将从制造企业中剥离出来,把物流管理的部分功能委托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以降低作业成本,减少投资,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事业上,促进汽车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质量的提高。
        一、供应链汽车物流特性
        供应链物流模式的创新,供应商与分销商的管理,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等。供需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伙伴间形成共同开发产品的组织,持久合作。供应商提供具有技术挑战性的部件;伙伴成员共享信息和设计思想,共同决定零部件或产品以及重新定义能够使双方获益的服务。物流配送功能的专业化,原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的物流配送体系与其主业剥离,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逐步完善,以汽车物流为纽带整合供应链,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完成汽车供应链物流配送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汽车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构建电子商务采购和销售平台,通过应用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订货系统、POS数据读取系统等信息技术,做到供应链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需求信息并及时响应,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汽车业采用的物流模式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更高,汽车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部门、企业都要加强物流管理,强化物流创新。对我国汽车行业来说,首先要跟踪研究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然而,目前我国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很强的自主配套能力,同时还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涉及的安全及诚信等问题,所以,我国汽车物流现代化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就物流模式而言,我国汽车行业现阶段强行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未必适宜,可行的汽车物流模式应该将供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两者的优点。汽车企业内部汽车物流由制造商负责,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汽车产成品的分销物流一部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另一部分则由制造商自己完成,最后过渡到完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汽车企业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可以帮助汽车企业实现拓展国际业务的目的。在国内,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也可以帮助企业在产品原来不能覆盖的地区开拓市场,为企业发展解决地理障碍。我国汽车企业要逐步将自营汽车物流分离出去,建立专业汽车物流公司。同时,我国汽车企业和汽车物流企业也可适当地引进外资,建立专业化中外合资汽车物流服务企业,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的先进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同时建立起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并着手建设Internet系统,建立实时信息系统、CPS系统、存货管理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


        三、供应链环境下汽车物流精益化管理
        1.面向客户流程重组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强调跨企业的资源整合,使客户关系的维持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客户需求成为驱动汽车物流的原动力,物流也已从单纯对物的处理提升到对物的增值方案管理,为企业度身定制,提供物的可行性服务。汽车企业应从顾客需求出发,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物流供应链,并创建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和无回流的增值物流供应链。汽车物流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在运行中还应不断消除浪费和追求完善。在供应链上,要负责各业务流程的协调与控制、各功能环节的协调与控制、各链节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协调与控制及供应链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与控制,以保证供应链发挥整体最优效能。在物流渠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上、下流的需求,因而必须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功能、各企业的业务流程,形成过程管理的新型汽车物流模式。汽车物流是全球化的系统工程,既应包括计划制定、生产控制、库存监控、物料供应、产品交付和顾客服务于一体的管理,还应有以顾客需求为源头逐步拉动上流工序的运作模式。同时,应根据全球化的要求,通过对各国汽车物流的研究找出自身的差异所在,找出各个节点的利益共同因素,不断丰富全球化汽车物流的内容。
        2.虚拟经营诚信合作国内汽车企业内部多数还在沿袭传统的模式,没有科学的物流规划和生产管理。汽车企业首先要明确物流流动的过程目标,整合好内部的物流,使价值流朝着明确的方向流动。现在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如果一味地强调整车生产厂的利益,不顾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利益,用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大量库存来换取整年生产企业的零库存,长久下去必然会使整个供应链失去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通过汽车物流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规划和运作,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体系,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汽车企业经营的趋势是专注于核心能力,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形成虚拟企业整合体系,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虚拟整合趋势下,各个节点企业及其各部门通力合作,诚信经营,供应链管理体系就可以获得成功发展,物流企业也可以配合企业物流之需,不断开发出新的增值服务项目,形成更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3.信息共事,物流集成现代汽车物流要有好的信息系统平台支持,数据准确是其核心要求。汽车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一部车数千个零部件组成且全球采购,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到达工厂又不能有太大的库存,没有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在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扩大,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及时、集成、同步的控制和信息的安全交流与共享成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将物流整合所需要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物流管理体系,同时还应按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其功能要素进行整合。汽车企业及汽车物流企业只有认真研究物流系统管理的具体功能要素,并按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整合,才能建立科学的汽车物流体系。
        当今汽车业内的竞争已由传统的汽车整车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汽车产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管理的整合,第三方汽车物流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型物流模式。
        参考文献:
        [1] 尹末红.中国汽车物流企业机遇与挑战【J】.上海汽车,2019.
        [2]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敝社.2018.
        [3] 邵志云.汽车物流在行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田.物流资讯.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