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浩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宣威 65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河道治理在水利工程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其制约因素有很多。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建设者建设的重点目标,如果水利工程无法保证河道生态环境健康,那么水利工程将会丧失存在意义,尤其是在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因此,无论是立足于生态保护角度还是工程建设角度,都需要提高河道治理能力与效果。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作用
1.1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今,由于工业发展迅猛,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水未得到有效净化,导致河道污染严重,再加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河道在水资源调控和利用中的功能,降低了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把污水和污染物集中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水体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净化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
生态水利理念的目的在于实现河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发展。因此在河道治理项目中,应尽量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并通过种植自然植被的方式涵养水源、减少污染、保持水土。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评价系统,对各指标进行细化与量化,及时对河道流域生态环境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加以改进。在进行河道改造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保证河道宽度与河漫滩面积,采取堤防后退措施使河道水流更好地连通,以增加河道承载水量,降低洪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3发挥出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
除了防洪减排和治理污水之外,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有效控制该区域内居民生产活动,并通过制定科学的开发计划保护河道结构和生态环境,维持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另外,治理工作中还可以引进别的物种治理污染情况,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河道的抗污能力,发挥河道流域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2.1防洪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河道的护岸都存在厚度不足、堤身单薄等问题,加之一些年久失修、淤泥堆积等情况,河道的宽度逐渐变窄、边坡容易出现裂缝、蓄水能力不足,因此在雨量较大的季节,河道的防洪能力往往是不足的。
2.2河道管理较差
我国河道治理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河道管理较差,此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河道占用率高。对于建设而言,河道一般都会成为发展与规划的牺牲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河道的污染仍然是治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人口的增加导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放量增加。
2.3存在不合理开发和非法建设占用河道的问题
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部分河道成为了开发区域。与此同时,数目不断攀升的城镇居民住房压力日益增大,相关部门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便把河道周边也一并纳入开发范围,减少了原有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面积。虽然许多开发商曾保证绝对不会妨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依然难以消除,甚至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防御自然灾害的标准。这一现象在非城市建设规划区也非常普遍,由于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难以控制附近居民围河造田,加速了河流沼泽化,居民耕地留下的污水也使得水体污染日益严峻,打破了河道区域自身的生态平衡。
3应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的管理策略
3.1加强流域防汛统一管理
在河道治理中,应该进一步加强防汛管理权利的明确与分配,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个重点水库以及防汛单位需要建立有完整且统一的防汛调度机制,一方面应该尽量保证地方防汛管理权利,另一方面应该完善管理机制,保证发生灾害时,各级部门在短时间做出响应,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应该严格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各级行政首长汛期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尤其对县级以下行政首长,由于处于防汛一线,又换届频繁,更要强调落实责任制。
3.2开展河流疏浚工作
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开展之后,施工单位根据对不同流域的河道水体进行分析,并采取河道疏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河道的抗洪能力。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便于使水归槽,再用土方堆积在槽边形成土埂,这样少量的河水可以通过水槽排水。清淤时需要借助挖泥船等设备,按照工作要求和安排对河体底层一至两米的淤泥开展清理,并首先将大体积的混凝土块、残桩等杂物清理掉,再进行分层、分片清淤,并由装载机、汽车等设备配合清运。
3.3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水利技术运用
河道治理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注重流域的生态建设,优化河道布局。建设生态河堤过程中,充分发挥河道在水资源与空气方面的调节作用,提高河道水域的过流能力,扩大河道的浅水区,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栖居环境,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优化河道生态治理。同时加大对生态水利技术的运用,强调流域生态环境再造,引进先进的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对河流淤泥疏通和垃圾打捞,切实改善流域水体环境,提高河道生态自愈能力,解决河道水域的环境污染问题。
3.4各相关部门都要加强管理,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对违法违规企业加以处理
以现有的管理职责进行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固体垃圾的管理,杜绝垃圾入河。如果出现突发性水体污染现象,可以采取化学氧化以及沉淀吸附和过滤等办法,也可以应用特殊材料、相关的一些生物制剂品等改善和恢复,使水体快速得到净化处理。河道开发要兼顾生态功能开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共休闲设施和生态休闲公园。自然生态景观建设需要海岸绿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河流工程建设不影响河流基础设施,在审计工作全面达标后进行建设。城郊流整治要求拆除非法截流农业河道的设施,恢复河道原貌。要注意加强农业封河整治,实现对城郊河道保护。在有些地方的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区域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的基础上,融合合理的规划对河道周边区域内科学改造,打造沿河风景区。
3.5采取多元化治污措施
要想保证治污措施的有效性,必须树立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知识宣传讲座等措施来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其次,针对不同区域的污染物和污水,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若是发现该区域的污染物以生活垃圾为主,就需要进行集中打捞,并借助管网及时拦截,避免扩大污染范围;若是在河流上游发现了水体污染,相关区域的负责人就要根据水源受污染的程度,采取专业的污水处理措施,再进行排放,减少对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需要在满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贯彻落实生态水利的理念,在治理过程中尽量保护河道原貌,通过生态护岸、河流疏浚等方式科学、稳定地打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香.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6):402-403.
[2]张世安,吴嫡捷.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科技风,2019(13):193.
[3]张玲.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建设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8(9):64.
[4]张雪奎.试论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