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优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杨琼玲
[导读] 基础教育是振兴国家与科技发展教育的必要条件,而小学教育组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坑仔小学   杨琼玲   515232

摘要:基础教育是振兴国家与科技发展教育的必要条件,而小学教育组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小学的教育和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课堂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问题探讨
        一、农村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单一的黑板教学,发展到了幻灯片、多媒体等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内容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但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还比较落后,教学设备还很简陋,绝大多数仍然使用单一的黑板教学,信息化水平很低,个别教师还不会使用电脑等设备,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农村尤其边远的山区,经济条件差,教学的发展存在不均,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可谓是寸步难行。很多农村小学的校舍,教师,教学设备都很缺乏,交通还很不便,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很多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性和敬业性,相对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展。学生学习的意识淡薄、主动性较差,语文的学习关键在于平时的阅读和素材的积累,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与平时的课程教学联系不紧密,对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重视,对语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大部分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方式方法欠缺,劳而无功,语文素养依然很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农村小学语文优化教学策略
         (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欲望和激情,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在课堂上要尽量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理解其真正的内涵,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上获得引起自身共鸣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对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改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老师要多方面探讨和摸索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文字的内涵,把握行文的语意和脉络,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多加沟通交流,总结归纳学习经验,因才施教,让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农村学生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视野的局限性较大。首先,教师应该从课堂、课外等多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形成正确的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互动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同时,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质疑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维观点。再次,要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想像空间。想象是语文创新的灵魂,因为语文是一门集情感、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的学科,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学习语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
         农村学生大部分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太理想,很难用所学的知识来真正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在课本的讲解和分析中要实事求是,将文中的美好意境尽可能还原到现实生活之中,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体现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和追求。让学生自信饱满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热情。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只有喜欢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在生活中实践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因此,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观察和体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联系现实生活的习惯,这样学生就会对阅读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形成善于体察万物的品性。阅读教学能否发挥最大成效的关键还在于语文教师。为此,教师也要广泛阅读,小到童话书籍,大到世界名著,历史、地理、教育、军事书籍等都要有所涉及,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知识渊博,心生仰慕之情,效仿教师热爱读书。在阅读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做评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写读书心得、随笔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喜欢读书、勤奋读书的好习惯,也会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语文素养,为将来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大部分农村学校对语文教育认识不够,教师严重缺乏。有的语文教师是半路出家,理论知识很少,综合操作技能较差,严重制约了学校语文教育的发展,因而针对所有的实际问题,管理部门要做好教师的合理配置,将语文教育和其它学科同等对待。
        结论: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极大发挥,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正是农村教师追求的核心目标。要实现这一核心目标,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叶泳萍.创设趣味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摭探[J].成才之路,2019(22):95.
[2]张永霞.“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学式”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58+60.
[3]王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下),2019(0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