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匠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相关概念,然后对该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以后BIM技术有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安全;应用
引言
BIM技术具有数字化、信息化、模型化的特点,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它具有数字化、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现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1BIM技术概述
BIM也称作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数据建立三维信息模型,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共享平台,仿真的建筑工程就会在施工前事先得以实施。BIM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具有模拟化、可视化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动态化的优点。现代建筑在结构上通常比较复杂,建筑中相关的数据很多,如果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无法将信息有效地集成,进而给整体规划、施工和运营带来影响。另外,在整个工程项目从方案制定到实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利用BIM技术将信息集成,并传输到三维模拟数据库中,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营维护单位等都是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共享平台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采取实时的掌握和监控。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用BIM技术,可以给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施工进行实操模拟,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优化,让管理的难度降低,防止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提升建设工程效率,保障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场地立体规划
现如今,如何更高效利用可建设土地,是建筑集团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利用BIM技术将新建筑的红线区域以及施工范围等各类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立体模型图,从而使建设者直观的观察到可利用土地面积、空中区域,以便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样式。
2.2在危险因素识别方面的应用
建筑项目在真正施工前,需要提前控制好各类危险因素,围绕着BIM技术,建筑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涵盖了构件、施工进度等各类信息。建筑施工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BIM技术建立4D模型,立体地呈现出建筑项目的方方面面,及时地识别出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根据案情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分类,真正地解除潜在的危险因子,避免建筑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以危险识别系统为例,该系统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有效识别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调整后续的应对措施。
2.3优化施工现场配置
随着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结构、设备、材料和施工工艺、流程日益复杂,大量不同专业的施械设备、班组、人员交叉作业,在有限的施工场地空间内,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合理规划并使用施工场地。通过BIM的3D/4D模拟技术应用,可以创建虚拟施工现场,以现场模型为依据,合理规划物料堆场、装卸平台、通行路线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区域,对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精准定位,防止机械设备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内发生碰撞,消除安全隐患。
2.4虚拟应急逃生
通过BIM技术,建立建筑物三维实体模型,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遇到脚手架垮塌、火灾事故、模板支撑体系垮塌等紧急危险状态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指挥动画里虚拟人物进行逃生演练。传统的应急演练都是事先编制预案,按照方案来进行场地准备、人员培训、开展演练活动,这种模式在演练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不利于演练活动的开展。而通过BIM的虚拟应急逃生功能则可以避免这个弊端。利用BIM技术可模拟性的特点,搭建施工现场应急演练的场景、设定疏散人员和设置演练障碍物,即可将应急预案的文字说明转换成三维动态的模拟方案,方便查找过程演练的不足,以便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使得演练方案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2.5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管理效率的有效性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掌握专业的BIM技术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我国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促进BIM技术及其设备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应该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BIM技术的培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
2.6云端安全检查
我们可以开发并应用BIM360Glue,将建筑整体效果变为模型载入BIM系统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终端对建筑整体进行勘察,并可以在终端中指出存在的问题,实现云端安全检查。同时,管理者可以通过施工人员反映出的问题,责令有关管理者实地探查并进行整改,真正做到BIM技术的预先分析与施工人员的实时观察相结合。使所有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到保障施工场地安全的重要工作中来。当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处理后,有关人员可以将更新后的数据重新载入BIM系统中,进行二次运算,做到消除隐患防止再生的最终目的。
2.7立体安全技术交底
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动态交底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为例,传统的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只能通过CAD图纸标明杆件的间距、尺寸,搭设人员容易出现理解不深、记忆模糊的情况,导致现场落实与交底不一致,埋下安全隐患。通过BIM技术,可以使施工人员立体感受杆件搭设的先后顺序、位置、尺寸要求等,效果更明显。另外,在工程施工前,利用BIM可视化技术提前进行危险源识别、动态施工模拟,做到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在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可利用BIM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动画交底,并且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制作出安全操作规程的动画演示,生成二维码张贴于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只需扫码即可实时观看正确的操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管理人员工作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化、大型化、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已对既有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构成新的挑战。导入现代科技技术,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BIM技术的应用推广,能够针对性地弥补现有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BIM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5G传输技术、北斗定位系统等多项现代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运用,将成为安全管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改善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福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52.
[2]袁承.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53.
[3]武秋霞.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59,161.
[4]马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9):213-214.
[5]王秋霖,乔明.浅议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