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 李若希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若希
[导读] 摘要:当前,民众在公共场所,例如,机场、火车站,乃至商场与饭店,均可方便地连接到其中的WIFI网络,从而极大地满足了民众无线通信、网络浏览等无线需求,所以这也是无线通信便携性最大的体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当前,民众在公共场所,例如,机场、火车站,乃至商场与饭店,均可方便地连接到其中的WIFI网络,从而极大地满足了民众无线通信、网络浏览等无线需求,所以这也是无线通信便携性最大的体现。但是,尽管无线通信网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但是由于其属于开放性网络,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无线通信网络发展,所以如何彻底解决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了行业发展需重点关注的事项。本文对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
        1 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硬件因素
        1.1 通信网络硬件设备的影响因素
        通信网络硬件的开发与使用会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硬件设备在使用前会经过多项数据的测试,当把硬件设备投入到无线网络中,其指令、负载、传输效果、协议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和漏洞,这势必也会给无线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影响,并且还会引发网络的堵塞和瘫痪,如:蓝牙设备受传输距离的限制,当设备较多时搜寻功能使得设备间相互的数据量增大,在选择接入时大量的设备信息会对网络硬件的负载能力提出挑战,长时间下会造成网络瘫痪。另外,在公用无线网络应用的设备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私利,侵入到公用网络设备,以此来截取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大型商场WIFI,超市WIFI等,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范围。
        1.2 硬件自身安全的影响因素
        无线通信网络设备的硬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功率过大、室外设备防水不良、系统管理模式混乱、使用年限及更换周期较短等,当无线通信网络硬件自身产生安全问题时,也会造成无线网络事故的发生,如:无线基站电源事故、设备过热引发重启、设备负载能力不足等,这些硬件自身问题往往是设备调试后产生的,有时往往无法进行事前预测和判断,因此要注意硬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加强无线通信网络设备的安全维护是实现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内容。
        1.3 频率干扰的影响因素
        无线设备及网络都有相应的频率和模式,当相同的通信设备以相同模式及频率发射信号时,两设备之间会存在同频干扰的现象,以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无线射频路由器为例,其频段主要以2.4GHz和5GHz为主,当两个射频路由器处于同一信号覆盖区域内,不同信道会发生同频的信息干扰,这时无线信号的质量及接收状态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严重的还会造成无线设备无法接入网络。另外,当接入网络中信道的编号一致时,会产生协作信道优化或堆叠信道化优化。
        1.4 优化因素的影响
        无线通信网络硬件设备依靠程序和指令来进行管理,并且会不定期的对程序和指令进行优化,优化途径主要以打补丁和修改指令集为主,如果硬件设备补丁及指令集的更新和改修不够及时,无线设备就存在严重的程序漏洞,有不法者会利用无线设备的漏洞侵入到设备中,获得硬件设备的管理权限,尽而盗取接入设备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财号、支付密码、企业信息、个人通讯薄等,所以要定期的对无线通信网络硬件的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升级。
        2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存在的现实问题
        2.1 篡改信息问题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有效的入侵方式和潜在的风险是截获信息和篡改信息,当不法者侵入网络时往往会篡改信息其目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侵入无线网络后通过篡改信息来达到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目地,这种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有些更是利用设备漏洞来窥探个人信息;其二,通过入侵网络设备来阻碍设备用户接收和发送信息,例如:多次中断网络交易,以骗取用户的密码。
        2.2 窃听问题
        无线窃听是利用入侵后的无线网络来对用户的无线设备进行监听,其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利用无线设备的信号转发功能来实现通信信息的截取,以此来达到监听的目地,在相对开放的无线网络中,如果无线设备安全协议的级别不高,或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其很容易受到入侵,入侵后不法分子会利用信号转发功能来实现监听,这种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3 软件缺陷
        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一定的软件缺陷,无线网络运行不仅依靠硬件设备提供的传输条件,还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功能上的扩展,当通信软件设置不当时,容易引发相应的安全威胁,如:通信协议不完备、软件接入设备不受限、处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会导致非法者入侵无线网络,最终造成设备的损坏或个人的信息安全隐私等问题。
        3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3.1 安全技术防护
        3.1.1 信道加密
        无线通信网络中信道加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自身和接入设备的安全性,一般是利用无线信道的特性和接入方式来提高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利用信道多样的特点在服务入口端和设备自身端加设密码或保护协议,这能够提升两个设备之间的安全性,同时保证无线信道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保护,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遭到截获,避免信息失窃的发生,并且也保护了服务端设备的安全性。
        3.1.2 控制访问
        访问控制主要是对通信设备和接入设备的访问进行识别控制和权限控制:识别控制利用接入信道和密码口令来实现对接入设备的区分和限制,提高接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避免来自不法设备的攻击;权限控制是主要针对已经接入的设备进行授权认证和权限控制,包括未经受权的删除、修改、替换、使用,对不能够访问的内容要加以管理,阻止非法修改和端口攻击的发生。
        3.1.3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主要是对接入无线网络的用户设备进行认证,包括:设备类型、设备信息、密码口令、接入时间、数据包转发量等,身份认证是基于密码和用户口令的认证,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较强,便于无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但必须要注意认证的方式和类型,选择策略性较强的模式来加强身份认证管理,对无线网络的长期使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1.4 数据认证
        数据认证主要是指服务端设备所发出的数据信息与接入设备的信息相一致,主要是利用数据的完整性和加密性来提高认证的效果和质量,一般数据认证应用于涉密较强的信号通信,如:财务软件无线通信、股票软件无线通信等,在无线通信时数据认证的口令和密码相对独立,并且能够起到双重加密的作用,有效的保护用户与设备间的安全性。
        3.2 通信技术防护措施
        3.2.1 扩频技术
        扩频技术也称扩频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利用无线通信频段的扩展与跳变来实现网络的防护。在防护过程中充分对发射端的无线频段进行控制,利用扩频与调频来增加网络的安全性,避免同频干扰和定向干扰带来的入侵,并且能够防范攻击者的信号跟踪与锁定,有效的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
        3.2.2 天线技术
        无线网络的天线类型较多,这里只探讨多波束天线技术,笔者认为多波束天线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从覆盖范围来看多波束天线能够适应复杂的场所与环境,并且当信息频段较为复杂时,利用多波束发射和接收的特性,选择波束的类型和覆盖范围,能够有效的提升无线网络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增加发射端的安全性,避免干扰源对传输信号的干扰,一般这类天线多用于卫星通信,但近年来民用和商用的范围逐步扩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设备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对新时期下的无线通信网格技术发展及安全问题展开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弥补无线通信硬件与软件存在的系统漏洞,并充分的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来强化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最大限度的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保密性和时效性,发挥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升人们对无线网络安全管理的认识,促进无线通信网络的科学化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吐逊江• 麦麦提.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和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6(5).
        [2]黄咪咪.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方面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