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聂守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聂守成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水利水电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问题
        1、引言
        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与国民经济。人们对水利和水电工程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在包括水电改造工程在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将水利水电项目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带给社会,而且将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水利水电工程的内涵
        为了尽可能保障项目工程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要做好勘察、设计和规划等,以做到兴利除害,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稳步提升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无法使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转化成人们可以使用的资源,主要是把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成电能进行水力发电,其次是进行农田灌溉。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一般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项目投资很大。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性很强,实际实施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建设的影响
        3.1、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对土壤、树木的影响
        在包括水电工程建设规划和施工经验在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方式是人工开挖土层和管道铺设,施工中造成地表土裸露或部分弃土随意堆放,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自然植被被破坏或塌陷、树木被毁等。新的农业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很大一部分草地将被破坏。最重要的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3.2、水利水电建设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方有关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将从周边溪流中流出,对湖泊水源造成短期或长期的严重污染。如果是石油和化学、物理污染物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就需要非常严格的后续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3.3、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对稳定大气和低频噪声生活环境影响较大
        许多机械及设备在操作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在爆破、人工开挖、骨料开采、水泥混凝土再混合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施工作业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开挖、山体爆破和砂石的破碎对工业部门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规划建设用地大部分位于西部偏远山区,对居民生活影响不大,但对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应视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植被中富含有机结合物,地下森林中含有大量的腐朽物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使水变质并形成其他有害健康的气体。此外,由于土壤肥沃,富含营养,水资源的性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大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3.4、改变局部气候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局部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加上庞大的库区水体面积,就会使得周围的环境问题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相比于其他地区来说,在整个水库周围的环境及温度变化不大,从而会使得其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对周围的风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的平原地带,那么就会消除掉地面上原来有的障碍物,从而减少了风力的摩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让风速增加,但如果是在一些峡谷地区建设水利工程,那么周围的水位会不断的上升。
        4、应对措施
        4.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之中,要加强宣传,使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无论是在工程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还是末期的养护管理阶段,都要贯穿环保理念,把这项工作做好。只有在思想上树立不错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大力措施,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威胁生态环境的问题。各部门要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为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其强制性作用,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步进行,引人注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建设区域以前,必须对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详尽调查,综合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而做出决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统合。
        4.2、恰当规划,完善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前瞻性。工程施工后,需要专业测量队伍对施工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水文水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彻底调查,获取精确的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施工图。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进行专题讨论,综合多种意见,完善设计,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各种细节,如根据鱼的习性设计恰当的鱼道,为其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使其不因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影响自身的发展。
        4.3、合理运用生态水利水电理念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速度。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施工材料主要是建筑材料,很多建筑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开展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要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4.4、加强对污水的治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排出污水,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工程施工产生的污水主要通过消毒、除漂浮物、除磷等方法进行处理。因此,要加强对污水的治理,这样不但可以除去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将处理后污水进行再次利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如果废水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会不断破坏水资源,同时影响水文状况。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清洁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废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5、合理使用环保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周边地区水文环境特点,根据实际的水文资料开展科学设计,确保水文资料的准确性,这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首先要严格限定施工范围,规范施工设计操作流程,重视施工现场恢复工作。坚持工程施工绿色环保理念,通过不断改善施工技术来降低环境损耗。特别是要加强运用环保施工材料,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
        5、结束语
        水利水电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其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和方法。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从现实出发,推进水利水电建设,创建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57.
        [2]杨晓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1):42+49.
        [3]刘利荣.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5(14):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