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探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莉
[导读] 摘要: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传统换热器,在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上海阿美泰克工业设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215400
        摘要: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传统换热器,在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规模的扩大,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要求也有所提高。本文就将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及原理进行分析,希望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升级有所帮助。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升级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研究中,但受到传统理念影响,很多作业人员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视度不高,在设计及构图中,经常出现失误或偏差的情况,影响了管壳式换热器的最终成果。为此,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解决设计中的现存问题,促进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适应现今的工业生产需求。
        1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被称之为列管式换热器,利用封闭管科作为导热结构,实现热能上的转换,由壳体、管板、传热灌输、折流板、管箱等部分构成,是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高温适应性强。
        2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
        2.1蛇管式换热器
        蛇管式换热器共分为两种,即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和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前者由喷淋结构和水管两部分组成,后者是将金属弯管沉浸在换热器实现其功效的。两种换热器在使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改善工业生产效率。
        2.2套管式换热器
        套管换热器使用的材料为标准管和回弯管。先利用标准管形成通信圈,再将回弯管套在同心圈上,达到热能传递和转换的效果。
        2.3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列管换热器具有结构和操作简单、材料获取容易、换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灵活性高等特征。按照补偿方式,可将列管换热器划分为三类:
        一是U型管换热器。该换热器需要将管弯成U型,将其全部固定在同一管板上,并保证管子之间、管子与壳体之间的独立性。
        二是固定管板换热器。固定管板换热器是由管板和壳体两部分构成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清洗起来较为复杂,一旦细节处理不到位,存在的杂质会混合到下次使用中,随着杂质的增多,设备性能受到影响,增加检修难度。另外,该类型设备还存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需要利用热补偿平衡温度变化。
        三是浮头式换热器。浮头换热器中,将一处管板固定在外壳上,固定端由直接与法兰连接,使管束可直接从壳体抽出,简单方便,既能维护换热器性能,也可降低清洗难度,且热补偿效率高,不会因温度变化影响生产质量。不过该设备造价成本高、结构复杂、对金属材料消耗量较大。
        3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
        在管壳式换热器选择中,要从设备结构、工艺参数、工艺流程等多方面展开综合分析,让换热器的选用与工业生产相符合,减少故障和损失的生成。
        3.1工艺条件
        换热器设计中,工艺流体的用量和温度应结合特定条件展开科学设置。对于冷热流体的用量和温度,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设定;换热器的压力降参数需符合工作环境的标准规范,禁止出现超出的情况。如超出标准压力,换热器腐蚀和振动概率增加,寿命缩减,流速不断加快,不利于对不清洁液体的处理。另外,在设计中,当压力增加时,为削弱腐蚀作用,应将有毒不清洁液体与粘度较大液体分开处理,有毒的不清洁流体应该走管程。对于粘度大的流体应该走壳程。
        3.2结构参数
        1)管子结构参数
        管径确定可通过流速测试来实现,在规定流速要求下,加快流速,观察流通效果,确定管径。通常情况下,国内换热器的管径以φ19毫米和φ25毫米为主;管的长度确定上,要从经济性和清洗便利性出发,通常长度控制在4-6米,长径比控制在4-6之间;选择管子的排列时,应根据各种排列方式特点来确定合适的管子排列,一般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管心距一般选用范围为1.25-1.5d。


        2)管程数与壳程结构
        管程数与管内流量和传热系数成正比。不过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管内流速要求实行科学设置。管程数有1-12程,常用的有1、2管程或4管程。当温度差校正系数低于0.8时,可以采用多壳程,但由于壳程隔板在制造、安装和检修等方面有困难,因此一般将几个换热器串联使用,来代替壳程多程。
        3)壳程折流板
        折流板有三种类型,圆缺型、环盘型、孔式型。根据工艺流程要求,科学选择折流板类型,以加强传热效果。折流板间距设置决定流速和流向,关乎传热效果。一般情况下,将折流板间距控制在壳径的30%-60%之间。
        4)设计标准
        管壳式换热器在我国应用时间长,范围广,设计内容已趋于成熟,只需按照工业生产要求及现有规范展开科学处理即可。
        4工艺计算软件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换热器计算软件种类较多,不过最常用的还是以HTRI系列软件和B-JAC系列软件为主。本文重点对HTRI系列软件实行详细说明。HTRI系列软件是由美国企业研发设计的换热器计算软件,在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加热炉、空冷器、螺旋板换热器中等均有应用,可加强计算结果准确性。
        HTRI系列软件被应用在传热、机械、成本预估、图纸设计等模块内。在传热模块内,重点进行传热设计计算和机械数据计算,其中传热设计计算包括无相变、冷凝、蒸发三类;机械数据包括换热器的型号、材质、壳体直径、折流板类型、间距、切割率、防冲板的设置、换热管的直径、长度、程数、放置的方式、管间距、管数、管壁厚、管子类型、接管尺寸等。计算模式以设计、核算、模拟模式为主。计算所得结果会按照分类要求划定在不同模块下,便于用户随时调取和应用。
        5工艺设计程序
        5.1设计方案
        在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中,要先对热冷流体的腐蚀性予以了解,以确定换热器的结构材料,之后通过性能、压强、温度变化、负荷、安装及清洗等工作,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形式,按照结构形式确定最终工艺设计流程。并对经济成本加以控制。
        5.2工艺和物性数据
        冷热流体的工艺和物性数据在换热器工艺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人员要确保其计算准确性,避免偏差的产生。工艺数据包括冷热流体的流量,进出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温度、压力、管程和壳程的允许压力降及冷热流体的污垢系数;物性数据包括冷热流体在操作温度下的密度、比热容、粘度、热导率、表面张力。
        5.3结构数据
        结构数据是换热器设计基准,结构数据中包含壳体形式、管程数、管子类型、管子基础数据及折流板的形式和间距,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降低结构数据的精准性,影响传热性能。
        6实际应用案例
        利用HTRI系列软件开展管壳式换热器设计。首先,在软件内将已知参数输入其中,确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计算管程、壳程及冷热流体参数,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软件内,调整换热器结构。其次,录入结构参数。将管间距、管壁厚度及长度参数等输入软件系统内,再将确定后的物性参数输入其中,点击运行,模拟传热器运行流程,观看具体情况并记录。最后,对记录数据实行分析、核算,确定最终参数,完成设计任务。
        7结语
        综上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需考虑内容较多,设计人员应做好综合性的研究,保证数据参数、结构形式的合理性,优化换热器性能,扩充其使用范围,最终增大工业生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金丽,苏显勇.管壳式换热器故障与检修[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9(06)
        [2]罗海荣,张传齐,郭明河,王芳钰.管壳式热交换器折流板设计要点探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02)
        [3]沈波.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对换热器的影响[J].化工设计通讯.2018(05)
        [4]王玉.针对节能的管壳式换热器双壳程设计方案[J].节能,2018(6).
        [5]陈安.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