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样本43例)纳入对照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自体薄皮片移植(样本43例)纳入研究组,对比植皮成功率、皮肤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这个正常应该比对照组高/温哥华瘢痕评分分值越高程度越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在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皮肤复合移植、组织填充理想的材料,可促进皮肤快速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应用效果
人体皮肤在人体体表的主要作用是稳机内环境、抵御微生物入侵,对于烧伤患者其皮肤在热力作用下引起细胞严重脱水,而引起剧烈疼痛及瘢痕的同时,可能会诱发严重感染、免疫功能损伤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整形手术治疗。而烧伤整形整体治疗效果不仅受临床医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同时和先进的移植材料相关。以往临床治疗烧伤整形患者多采取自体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但存在皮源供应紧缺、术后瘢痕增生等问题。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一种新型组织工程学材料,其可以代替真皮组织广泛应用于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中[1]。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研究,评估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价值,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样本容量各43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5-54岁,均值(32.56±6.21)岁;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4-50岁,均值(32.32±6.08)岁。对比2组样本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小(P>0.05),项目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对患者创面情况予以评估,结合创面大小选取合适的自体薄皮片,移植将烧伤区域覆盖,并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妥善处理自体薄皮片。
研究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自体薄皮片移植,对患者创面情况予以评估,进一步明确植皮的层次,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处理,将坏死组织及结痂清理干净,提前准备脱细胞异体真皮予以拼接,然后直接在创面上进行覆盖,基底膜的一面向上,并与创面的边缘进行缝合,在此过程中医师以对皮片进行适度牵拉,然后在根据创面的大小及形状选择自体薄皮片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上覆盖,缝合并固定皮缘。手术完成后创面使用凡士林纱布进行包裹,并予以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植皮恢复情况:应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植皮后皮肤恢复情况,观察皮肤的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等情况,各项恢复正常的评分为0分,分值越低患者皮肤恢复越佳[2]。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4.0软件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皮肤恢复评分),以“”表示;检验计数资料(皮片存活率)以[n/(%)]表示,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皮片成活率及皮肤恢复情况
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皮片成活率及皮肤恢复情况对比

3讨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异体真皮,清除了细胞成分及细胞相容性抗原,具有较低的免疫活性,因此不会出现异体真皮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同时脱细胞异体真皮将基底膜复合物保留,由基底膜和真皮两个面,真皮可以促进脱细胞异体真皮快速血管化,而基底膜是上皮细胞移行、定植的良好平台,促进脱细胞异体真皮上皮化[3]。
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烧伤整形患者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提供了充分的真皮替代物组织,有效减少瘢痕的形成及皮肤痉缩,其完整的细胞外组织结构是一种良好的组织细胞再生支架,细胞外基质蛋白有利于表皮细胞的增生及附着[4]。同时脱细胞异体真皮的柔韧性较佳,可以修剪、切割、重叠,同时还可以以粉末状的形式进行皮肤注射,其对代谢要求相对较低,在血管化后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机体会将视为自体组织,然后被逐渐改变为与自体相似的组织[5]。因此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用于创面修复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且可降低术后瘢痕及痉缩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在创面修复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同时促进患处皮肤的恢复,故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瑞雪.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50-51.
[2]邱国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烧伤后期瘢痕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05):104-106.
[3]季一发,闫利,俞松,李娟,甘永桥.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创面[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02):156-158.
[4]薛继东,韩大伟,曹大勇,狄海萍,夏成德.烧伤后期瘢痕整形手术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2):20-22.
[5]柯昌能,刘坡,陈杰明,李艳华,梁大宁.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烧伤功能部位修复创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9):4652-4656.